字好书
舂夫

《舂夫》

时间: 2025-04-30 01:32:57

诗句

秕糠粒粒裹真珠,玉杵舂来白有余。

待问姮娥借金鼎,等閒令汝作蟾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2:57

原文展示:

秕糠粒粒裹真珠,玉杵舂来白有余。
待问姮娥借金鼎,等閒令汝作蟾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舂米的场景:那些秕糠(糠壳)一粒一粒地包裹着珍珠般的米粒,玉制的杵舂打出来的米饭白得很充足。我希望能向月宫的仙女姮娥借来金鼎,随便让你变成一只蟾蜍。

注释:

  • 秕糠:指的是稻谷去掉后剩下的糠和谷壳。
  • 真珠:比喻米粒洁白如珠。
  • 玉杵:用玉石制成的杵,象征着珍贵和精致。
  • 姮娥:传说中的月亮女神,常与不老药、长生有关。
  • 金鼎:古代用来炼药的器具,象征着长生不老的追求。
  • 蟾蜍:在民间传说中常与月亮有关,寓意变化和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关注自然与人情,诗歌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舂夫》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农耕生活的真实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尤其是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诗歌鉴赏:

《舂夫》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舂米的细致过程,通过对比手法将米粒与珍珠相提并论,强调了米的珍贵与美好。这种比喻不仅传达了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受,也暗示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第二句中,诗人提到“玉杵”,通过“舂来白有余”,更是突出了米饭的丰盈与洁白,象征着富足的生活。这种细致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种宁静而富饶的农耕生活中。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了遥远的月宫,提到“姮娥”,表达了对长生的向往和对神秘力量的渴望。这种情感的转变从生活的细节跃升到神话的想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突显了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和对未知的憧憬。

全诗在最后一句以蟾蜍作为结尾,产生了一种幽默感,同时又隐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蟾蜍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物,象征着平凡与普通,而诗人却以此作为对比,反思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秕糠粒粒裹真珠:描绘了舂米的过程,秕糠与米粒的对比,突显米的珍贵。
  2. 玉杵舂来白有余:玉杵象征着珍贵,舂米的结果是洁白的米饭,表现了丰盈。
  3. 待问姮娥借金鼎:转向对长生的向往,希望借助仙女的力量。
  4. 等閒令汝作蟾蜍:以蟾蜍作为普通的象征,反映了生活的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米粒比作真珠,强调其珍贵。
  • 对仗: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蟾蜍象征平凡与普通,和前面的理想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农耕生活的真实描绘,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同时流露出对长生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秕糠: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真实。
  • 真珠:象征美好、珍贵的生活。
  • 玉杵:象征高贵与精致。
  • 姮娥:象征对理想与长生的追求。
  • 金鼎:象征着神秘与不朽。
  • 蟾蜍:象征平凡与生活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舂夫》中的“秕糠”指的是什么?
    A. 米粒
    B. 谷壳
    C. 玉杵
    D. 蟾蜍

  2. 诗中提到“姮娥”,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什么?
    A. 农耕
    B. 长生不老
    C. 爱情
    D. 战争

  3. 诗中“蟾蜍”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平凡
    C. 爱情
    D. 生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华岳的《舂夫》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华岳侧重于对农耕生活的细致描绘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两者在表达情感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踏莎行·湖心亭 踏莎行 送友人还山中 踏莎行 其一 踏莎行 玉颊啼痕 踏莎行·枝绿初匀 踏莎行 其二 登海风阁 踏莎行 画柳 踏莎行 踏莎行 江南柳 踏莎行 九莺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钻隙逾墙 扇枕温被 使眼色 青字旁的字 扣壶长吟 石字旁的字 抑籴 形结尾的成语 领职 瓮天蠡海 包含淖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攀辕卧辙 厂字头的字 功首罪魁 鲛馆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