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风入松 夜卧见月起 其一

《风入松 夜卧见月起 其一》

时间: 2025-08-02 07:26:10

诗句

先生近作睡中豪,龟壳拄床腰。

者番微酒先难任,更无奈、秋气萧条。

未脱清凉绒罩,唯凭远梦飘遥。

悄然玉白不曾邀,漫过碧窗绡。

平生好月能逢几?

莫辜负、人世今宵。

庭树起来风满,无言弄遍寒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7:26:10

原文展示:

风入松 夜卧见月起 其一
作者:卢青山

先生近作睡中豪,龟壳拄床腰。
者番微酒先难任,更无奈秋气萧条。
未脱清凉绒罩,唯凭远梦飘遥。
悄然玉白不曾邀,漫过碧窗绡。
平生好月能逢几?莫辜负人世今宵。
庭树起来风满,无言弄遍寒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夜秋凉中,卧床而梦见明月的情景。诗人首先描述自己在梦中豪放的状态,靠着龟壳支撑的床,似乎有些醉意,却又感受到秋天的萧条。身上尚未脱掉保暖的绒罩,只有依靠远方的梦境在飘荡。明亮的月光悄然无声地溜过窗纱,令他不由地思考一生中能与明月相逢几次,因此感叹此刻的美好,不应辜负。这时,庭院的树木在夜风中摇曳,仿佛在无声地演奏着寒箫的旋律。

注释:

  • 龟壳:这里指的是一种古老的床或靠背,象征着稳固和安逸。
  • 微酒:指喝了些许酒,表示一种放松的状态。
  • 清凉绒罩:形容秋夜的寒气,虽然有绒罩保护,但仍感到凉意。
  • 玉白:形容明亮的月光。
  • 碧窗绡:即青色的窗纱,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纱,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寒箫:指秋风中传来的声音,形象地表达了秋夜的寂静与清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青山是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在当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常常回归自然,反映内心的感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却也是感伤的时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去的思考和对当下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风入松 夜卧见月起 其一》在意象的营造上极为成功,诗人以“睡中豪”开篇,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自由的精神状态。接着,通过“龟壳拄床腰”的细节描写,暗示了安稳与放松的生活状态。然而,随着“秋气萧条”的出现,诗人对生活的感慨愈发显得深邃。这里的“微酒”既是放松的象征,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诗人在享受当下的同时,心中隐隐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伤。

“未脱清凉绒罩,唯凭远梦飘遥”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梦境的寄托和对现实的逃避。梦是自由的,而现实却是萧瑟的秋夜。接下来的“悄然玉白不曾邀”,则直接描绘了月光的美丽与静谧,映射出一种孤独的优雅。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反映出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莫辜负人世今宵”则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鼓励人们珍惜眼前之美。

最后的“庭树起来风满,无言弄遍寒箫”更是以音乐的意象收尾,寓意着大自然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共鸣,整首诗在清晰的意象与情感交融中,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理解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近作睡中豪:诗人自述在睡梦中感到豪放不羁,彰显了内心的自由。
  • 龟壳拄床腰:通过具体的物件描写,展现安逸的生活状态。
  • 者番微酒先难任:微微醉意让人难以自制,暗示生活的悠闲与惬意。
  • 更无奈秋气萧条:对比微醉的惬意,秋天的萧条感让人感到无奈。
  • 未脱清凉绒罩:现实的寒冷仍在,增添了对秋天的感慨。
  • 唯凭远梦飘遥:梦境成为逃避现实的寄托。
  • 悄然玉白不曾邀:月光静静地洒入,增加了宁静的氛围。
  • 漫过碧窗绡:描绘出月光透过窗纱的美丽景象。
  • 平生好月能逢几?:反思自己与月亮相逢的次数,感叹人生的短暂。
  • 莫辜负人世今宵:呼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 庭树起来风满:描绘秋夜庭院的景象,生动形象。
  • 无言弄遍寒箫:以音乐的隐喻结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箫”直接用乐器比喻秋风的声音,增添意境。
  • 拟人:月光和秋风被赋予情感,使得自然更具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有明显的工整之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夜晚月色和秋风的描写,探讨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当下时光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宁静、美好和人生的短暂。
  • :代表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暗示着萧条与孤独。
  • :象征着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的逃避。
  • :传达出自然的气息和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微酒”指的是什么?
    A. 醉酒
    B. 轻酒
    C. 微薄的酒意
    D. 以上皆是

  2. “玉白”在诗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月光
    B. 水
    C. 霜
    D. 叶子

  3. 诗人在思考“平生好月能逢几”的时候,反映出的情感是什么?
    A. 失落
    B. 幸福
    C. 感慨与珍惜
    D. 忧伤

答案

  1. D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思乡的情感,而卢青山则更多地关注于生活的感悟与珍惜。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在月色下思念亲人,表现出对人情的深切怀念,展现出人情的温暖与思念的深邃。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歌选》
  2. 《当代诗人全集》
  3.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南乡子 用前韵赠田叔通家舞鬟 南乡子(集句) 题孙思邈真 再用前韵寄莘老 种德亭,并叙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铁沟行赠乔太博 戏咏馓子赠邻妪 送襄阳従事李友谅归钱塘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蹀鞚 不请自来 笔才 张睛 极目四望 包含伴的词语有哪些 詀言詀语 立刀旁的字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如雷贯耳 三框儿的字 巛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敌国 血疏 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