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3:03
南乡子(集句)
何处倚阑干杜牧。
弦管高楼月正圆杜牧。
胡蝶梦中家万里崔涂,
依然。
老去愁来强自宽杜甫。
明镜借红颜李商隐。
须著人间比梦间韩愈。
蜡烛半笼金翡翠李商隐,
更阑。
绣被焚香独自眠许浑。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在月圆之夜,倚靠在栏杆上,回忆起过去的种种。杜牧的诗句引发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提到在梦中思念远方的家,尽管老去和忧愁,但他仍然努力让自己宽慰。接着提及明镜和红颜,借用李商隐的诗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提到蜡烛映照着金翡翠的绣被,独自一人焚香入眠,表达了孤独与思索。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以豪放、奔放、清新脱俗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苏轼的晚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生命、时光、孤独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诗人经历了政治风波,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
这首《南乡子(集句)》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苏轼通过对杜牧、杜甫、李商隐等前贤的诗句的引入,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月正圆”,这是团圆的象征,但同时在“老去愁来”中又显露出诗人的忧伤,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诗人在孤独中焚香自眠的意象,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仿佛在表达一种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词不仅是对生活的感慨,也是对美与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思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孤独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月正圆”暗示了什么?
“蜡烛半笼金翡翠”中,金翡翠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南乡子(集句)》与李商隐的《无题》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表现孤独与思考方面的异同。苏轼的表现更多的是对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而李商隐则是在深情的表达中更显得隐晦与复杂。两者的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