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荆公墓

《荆公墓》

时间: 2025-05-06 02:05:25

诗句

百岁谁人巧拙,一丘底处亏成。

半世青苖法意,当年雪竹诗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25

原文展示

荆公墓
范成大〔宋代〕

百岁谁人巧拙,一丘底处亏成。
半世青苖法意,当年雪竹诗情。

白话文翻译

谁能在百年中掌握技巧与拙劣?
一座坟墓的底部却是破败的。
半生的青苔承载着昔日的法意,
当年的雪竹却依旧留存着诗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巧拙:指技巧的高低;巧是精妙,拙是笨拙。
  • :指坟丘。
  • 亏成:意指缺损或不完整的状态。
  • 青苔: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一种植物,常见于石头或树木上,象征岁月的流逝。
  • 法意:可能指某种宗教或哲学思想的印记。
  • 雪竹:高洁的竹子,象征清高和志向。

典故解析:

  • 此诗并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雪竹”常用于描绘高洁的品性,可能暗含对诗人往日风采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蕪湖,晚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词人、散文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寄托自己的情感,反映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荆公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逝去光阴的追忆。开篇“百岁谁人巧拙”,以疑问句引入,展现了对人生技巧与拙劣的思考,暗示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人生终究都难逃岁月的流逝。“一丘底处亏成”则通过对坟墓的描绘,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与终结。接下来的“半世青苔法意”,则是对过去的回顾,青苔象征着岁月的印记,承载着诗人曾经的追求与理想。而“当年雪竹诗情”则表现了对往昔的美好怀念,雪竹象征清高与纯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和对过往岁月的惋惜。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哲理,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深入探讨人生命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岁谁人巧拙”:质疑人生中谁能够真正掌握技巧与拙劣,暗含对人生命运的不确定性。
  2. “一丘底处亏成”:形象描绘了坟墓的底部,象征着生命的结束与凋零。
  3. “半世青苔法意”:青苔的生长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其中蕴含着曾经的理想和法意的追求。
  4. “当年雪竹诗情”:雪竹是高洁的象征,表达了对往昔清高志向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坟墓,强调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青苔和雪竹的意象,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人心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短暂,向读者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往昔的怀念,强调了在时间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苔:象征着时间的沉淀与记忆的积累,代表着逝去的岁月。
  • 雪竹:象征高洁、理想与志向,传递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雪竹”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高洁
    • C. 暴力
    • D. 迷茫
  2. “百岁谁人巧拙”中的“巧拙”指的是什么?

    • A. 人生的技巧与笨拙
    • B. 诗歌的美丑
    • C. 生活的富贵与贫穷
    • D. 时光的流逝

答案:

  1. B. 高洁
  2. A. 人生的技巧与笨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荆公墓》与杜甫的《登高》均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但杜甫的诗更为悲壮,强调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命运,而范成大的诗则更偏向抒情,强调对过去的怀念与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 其五 浯溪二首 仓部弟和前韵再得五首 八十吟十绝 送方善夫赴鹭洲山长二首 感遇二首 四和 七月九日二首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其一 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字旁的字 裸袖揎拳 心字底的字 龝字旁的字 难以忘怀 抬价 三崔 近情 舞弄文墨 纵情遂欲 龜字旁的字 觑步 先字旁的字 包含睫的词语有哪些 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放悲声 鹁鸪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