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2:04
原文展示:
风格照人华省郎,江山绕郭古仙乡。
漫传铅鼎八百岁,未比金钗十二行。
不动歌声人已醉,旋闻诗句夜初长。
簿书拨尽知余力,道院清虚顷未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饮酒时的情景,诗人感慨周围的风景如画,江山环绕着古老的仙乡。尽管传说中的铅鼎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但其价值远不及金钗那短短的十二行诗句。酒歌声中,人们已经陶醉,诗句在夜色中回响,清幽的道院,似乎从未有过的宁静。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老泉,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之弟。他在诗、文、词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的关注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夜饮之际,诗人感怀身边的友人及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夜饮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古老文化的尊重与对美好诗词的热爱。开头两句描绘了环境的美丽,诗人用“风格照人”来形容饮酒时的氛围,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场景。接下来,诗人将古老的铅鼎与短小的金钗诗句进行对比,彰显出诗词的独特价值,似乎在说,尽管历史悠久的物件可贵,但文学的魅力更为持久。
第三、四句则描绘了饮酒的效果,歌声在空气中流淌,人们早已沉醉。他在喧闹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最后以“道院清虚”结束,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整首诗既有豪放的情怀,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苏辙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古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文学的追求。通过夜饮这一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关系,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江山绕郭古仙乡”中的“郭”指什么?
A. 城墙
B. 河流
C. 山脉
D. 田地
诗中“未比金钗十二行”所表达的意思是:
A. 金钗比铅鼎更古老
B. 诗句的美好胜过古物
C. 酒的价值更高
D. 自然的景色最美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辙的《过毛国镇夜饮》与李白的《将进酒》均描绘了饮酒的场景,但苏辙更注重自然与文化的结合,而李白则表现出更为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