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1:25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
东夷从古慕中华,
万里梯航今一家。
夜静双星先渡海,
风高八月自还槎。
鱼龙定亦知忠信,
象译何劳较齿牙。
屈指归来应自笑,
手持玉帛赐天涯。
东夷自古以来就仰慕中华,
如今万里航行,已成一家。
夜晚宁静时,双星先渡海,
八月的高风中,自然归来。
鱼龙们定然也懂得忠信,
象译(翻译)何必较量口齿?
手指算算回来的时候应自得其乐,
手中持着玉帛,赠予远方的他乡。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容,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散文和诗歌见长,作品风格清新明朗,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这首诗是在苏辙为安厚卿二位学士送行时所作,二位学士奉命前往高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他们出使高丽的美好期许。
苏辙的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东夷对中华文化的仰慕,表现出对高丽使节的期望与祝福。首联“东夷从古慕中华,万里梯航今一家。”开篇便点明了主题,强调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包容性。接着,通过“夜静双星先渡海,风高八月自还槎”,描绘了航行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有力量的氛围。这种意境不仅仅是对外的旅行,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鱼龙定亦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表达了对忠信的赞美,暗示使者在异国他乡也应保持对祖国的忠诚。结尾“屈指归来应自笑,手持玉帛赐天涯。”则表达了对归来的期待与自豪,象征着使者将带回的礼物与荣耀。这首诗不仅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化自信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出使高丽的祝福,表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豪与对忠信的推崇,传达了诗人对文化交流与友谊的美好期待。
东夷指的是哪个地区? A. 西方 B. 南方 C. 东方 D. 北方
“夜静双星先渡海”中的“双星”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方向 C. 人才 D. 文化
结尾“手持玉帛赐天涯”中的“玉帛”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忠诚 C. 荣耀 D.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