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6:08
桂月流光雪满台,月明人影两徘徊。
行云不逐歌尘散,往事还随去雁哀。
双鬓入秋无可白,寸心于世未全灰。
遥怜红药阶前客,玉树相依一笑开。
月光照耀下,桂花飘香,雪花覆盖了台阶,明月下的身影在徘徊。
行云不追逐散落的歌声,往事仍随去雁的哀鸣而飘散。
双鬓已入秋色,已无可再白,心中对世事依然未全然灰心。
遥想那红花盛开的台阶前的客人,和那玉树相依的微笑令人心暖。
本诗中涉及的“去雁哀”典故,常见于古文,寓意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慨。诗人通过回忆往事,表达对逝去岁月的惆怅。
王恽,元代诗人,生于江南,工于诗词,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其作品往往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写于元代,诗人可能在一次宴会后,酒醉之后,感慨往事与人生的短暂,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临武堂宴醉后有怀省台诸公》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诗人在酒后的迷醉中,透过月光与雪的映照,回忆起往昔与友人欢聚的情景。开篇以“桂月流光雪满台”引入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月明人影的描写更是将孤独感渗透其中。
中间部分“行云不逐歌尘散,往事还随去雁哀”则通过行云与去雁的比喻,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奈,仿佛那些美好的瞬间随着云烟消散,令人感到惋惜。而后“双鬓入秋无可白,寸心于世未全灰”,则暗示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尽管双鬓已白,但心中仍然充满希望与执着。
最后,通过对“红药阶前客”和“玉树相依一笑开”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美好祝愿,仿佛在这寂静的夜晚仍能感受到友情的温暖,令人倍感温馨。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现出一种既感伤又温暖的情怀,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岁月无情,心中依然对生活保持着希望与热爱。
诗中“桂月”指的是哪个季节的象征?
“双鬓入秋无可白”表达了什么情感?
“行云不逐歌尘散”中的“行云”象征什么?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加豪放。而王恽的这首诗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柔和,体现了不同风格的对比,展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与艺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