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3:55
春水
作者: 杜甫 〔唐代〕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全诗翻译:
三月桃花盛开,江水流淌留下旧日的痕迹。
今晨江水淹没了沙洲的末端,碧绿的水波轻轻摇动着柴门。
垂钓的渔线悬挂着芬芳的鱼饵,水流淹没了小园的菜畦。
已经有无数小鸟飞来,争先恐后地在水中嬉戏,鸣叫声此起彼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表现出春季自然复苏的生动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与民众的苦难,故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春水》作于杜甫晚年,正值他生活困顿之时,但诗中却洋溢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及心灵的寄托。
杜甫的《春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江水的景象,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诗的开头“桃花浪”和“江流复旧痕”通过鲜活的意象,生动地勾勒出春天的美丽画面。桃花的盛开象征着青春与希望,而江水的流淌则传递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印记。
接下来的“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则将视角转向了人们的生活,水的浸润和轻波荡漾,给柴门带来了生机。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人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也通过这些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最后两句“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描绘了小园中垂钓的细致生活场景,鸟儿们的欢快嬉戏声则为整首诗增添了灵动与活力。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表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充满了春日的气息,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体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深邃情感与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春水》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桃花浪”指的是:
A) 桃花开花的样子
B) 桃花的味道
C) 桃花的种子
“江流复旧痕”中的“旧痕”指的是:
A) 过去的记忆
B) 江水的流动
C) 沙洲的情况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悲伤
B) 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C) 生活的困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水》与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但杜甫更注重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而孟浩然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诗人风格。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用户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杜甫的《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