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时间: 2025-04-30 05:19:12

诗句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 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 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9:12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作者:杜甫 〔唐代〕


原文展示: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白话文翻译:

在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那天,我在夔府的别驾元持的家中,看到临颍的李十二娘舞剑器,感到她的舞姿十分壮丽,便询问她的师承,她回答说:“我师从公孙大娘。”在开元五年时,我还很年轻,记得在郾城观看公孙大娘的舞剑器,她舞得非常流畅,抑扬顿挫,独领风骚,远超当时梨园的其他舞者,公孙大娘是唯一的舞者。她的容貌如玉,衣着华丽,而我已满头白发,如今的弟子们也不再年轻。得知她的来历,我感慨万千,忍不住想写下这首剑器行。以前吴国的张旭,擅长草书,常在邺县看到公孙大娘舞剑器,从此草书技艺大进,足以说明公孙的影响力。曾有一位佳人名叫公孙氏,她的舞剑器让四方震动。观众如同山色般沉重,天地为之长久低昂。她的舞姿如同羿射落九日,矫健如帝王骑龙飞翔。她的舞来如雷霆震怒,停下如江海凝聚清光。她的绛唇珠袖显得寂寞,晚年还有弟子传承她的芬芳。临颍的美人在白帝山,妙舞此曲神采飞扬。与我交谈后,我倍感时光流逝,感慨万千。先帝的侍女有八千人,而公孙的剑器舞则是第一。五十年间如翻掌,风尘变迁动摇了王室。梨园的弟子如烟散去,女乐的余姿映照寒日。金粟堆前的木头已弯曲,瞿唐石城的草木萧瑟。玳筵的急管乐曲再度结束,欢愉过后伴随的是悲伤,月亮从东边升起。我这老夫不知何往,独自徘徊在荒山中,愁苦无比。


注释:

  1. 夔府:指夔州,今重庆夔门一带。
  2. 公孙大娘:唐代著名舞者,以舞剑器闻名。
  3. 李十二娘:临颍的舞者,公孙大娘的弟子。
  4. 梨园:古代专门演出歌舞的场所,也指歌舞表演的团体。
  5. 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以草书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描绘社会的苦难与人们的生存状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大历二年,正值唐朝中期,社会动荡,杜甫生活困苦。在偶然的场合下观看舞剑,感受到舞者的魅力,进而引起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杜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公孙大娘和她的弟子们的舞蹈艺术,展现了舞者的优雅与激情。诗中描述了公孙大娘的舞姿如同羿射九日,矫健如龙,这不仅反映了她的舞技高超,也象征着她在当时社会中的独特地位。通过对舞蹈的细致描写,杜甫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中还流露出杜甫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提到先帝侍女的光辉与现今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在对比中,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忧虑,情感深邃,发人深省。

杜甫通过舞剑器的描写,赋予了这项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突显了艺术对人心的震撼与感动。在他笔下,舞者不仅是技艺的展现者,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者,诗中那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使整首诗充满了艺术的魅力与人文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具体的时间标记,表明事件的历史性。
  2. 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看到李十二娘的舞蹈,突出了她的艺术成就。
  3. 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表明李十二娘的师承关系,强调公孙大娘的影响力。
  4.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展现时间的流逝。
  5. 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描绘舞蹈的流畅与节奏感,体现出舞者的技巧。
  6.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了解公孙大娘的背景后,感慨她的独特与不凡。
  7. 霍如羿射九日落:将舞者的舞姿与神话故事结合,增强了舞蹈的神秘感。
  8.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生动描绘舞蹈的气势与收尾的宁静,形成对比。
  9.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表达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者比作羿射九日、龙翔,增强了舞蹈的力量感。
  • 对仗:如“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公孙大娘及其弟子的舞蹈艺术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哀叹。诗人用舞蹈作为媒介,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历史与人文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剑器:象征着武艺与气魄,舞剑器的艺术性赋予了舞者特殊的地位。
  2. 雷霆:象征力量与震撼,表现舞蹈的激烈与感染力。
  3. 江海:象征宁静与深邃,表现舞蹈的节奏变化与情感深度。
  4. 白帝: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增强了诗的厚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公孙大娘的弟子是谁?

    • A. 张旭
    • B. 李十二娘
    • C. 杜甫
    • D. 羿
  2. 杜甫对公孙大娘的舞蹈有什么评价?

    • A. 轻浮
    • B. 雄壮
    • C. 平淡
    • D. 笨重
  3.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句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排比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夜泊牛津口》 - 杜甫
  2. 《春望》 - 杜甫
  3. 《长恨歌》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更注重对历史的追忆与人文的关怀,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豪情与对现实的反叛。

参考资料:

  1. 《杜甫全集》
  2. 《唐诗三百首》
  3. 《唐诗鉴赏辞典》

译文

唐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我在夔府别驾元持家里,观看临颍李十二娘跳剑器舞,觉得舞姿矫健多变非常壮观, 就问她是向谁学习的?她说:“我是公孙大娘的学生”。玄宗开元五年,我还年幼,记得在郾城看过公孙大娘跳《剑器》和《浑脱》舞,流畅飘逸而且节奏明朗,超群出众,当代第一,从皇宫内的宜春、梨园弟子 到宫外供奉的舞女中,懂得此舞的,在唐玄宗初年,只有公孙大娘一人而已。当年她服饰华美,容貌漂亮,如今我已是白首老翁,眼前她的弟子李十二娘,也已经不是年轻女子了。既然知道了她舞技的渊源,看来她们师徒的舞技一脉相承,抚今追昔,心中无限感慨,姑且写了《剑器行》这首诗。 听说过去吴州人张旭,他擅长书写草书字帖,在邺县经常观看公孙大娘跳一种《西河剑器》舞,从此草书书法大有长进,豪放激扬,放荡不羁,由此可知公孙大娘舞技之高超了。 从前有个漂亮女人,名叫公孙大娘,每当她跳起剑舞来,就要轰动四方。 观看人群多如山,心惊魄动脸变色,天地也被她的舞姿感染,起伏震荡。 剑光璀灿夺目,有如后羿射落九日, 舞姿矫健敏捷,恰似天神驾龙飞翔。 起舞时剑势如雷霆万钧,令人屏息,收舞时平静,好象江海凝聚的波光。 鲜红的嘴唇绰约的舞姿,都已逝去,到了晚年,有弟子把艺术继承发扬。 临颍美人李十二娘,在白帝城表演,她和此曲起舞,精妙无比神采飞扬。 当年玄宗皇上的侍女,约有八千人,剑器舞姿数第一的,只有公孙大娘。 五十年的光阴,真好比翻一下手掌,连年战乱烽烟弥漫,朝政昏暗无常。 那些梨园子弟,一个个地烟消云散,只留李氏的舞姿,掩映冬日的寒光。 金粟山玄宗墓前的树木,已经合抱,瞿塘峡白帝城一带,秋草萧瑟荒凉。 玳弦琴瑟急促的乐曲,又一曲终了,明月初出乐极生悲,我心中惶惶。 我这老夫,真不知哪是要去的地方, 荒山里迈步艰难,越走就越觉凄伤。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点绛唇 其二 点绛唇 点绛唇(酴醿) 点绛唇·闺情 点绛唇·一朵千金 点绛唇 暮夜晨起书所见 点绛唇 其一 点绛唇 点绛唇 其八 冬日江上 点绛唇 得外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漏泄天机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碧海青天 兀字旁的字 军都 积厚流广 文柏 乚字旁的字 丹毫 穴宝盖的字 承纳 波光鳞鳞 包含晞的词语有哪些 螺山石 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