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52
端午日赐衣
作者: 杜甫 〔唐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首诗写到宫中所赐的衣服同样有名气,在端午节这天,受到了恩宠与荣光。细腻的葛布在风中轻轻摇曳,香羅织成的衣物如同轻盈的雪花。衣服从天而降时是湿润的,到炎热的夏季穿上时却显得清凉舒适。内心对衣服的长短合适都很称心,终身都要感恩于圣上的恩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见长,关心民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与人民的苦难,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端午日赐衣》创作于唐代,诗人因遭遇战乱,生活困苦,但在端午节这天得到了皇帝的赐衣,体现了他在动荡时代中仍然受到关注与恩赐的复杂心情。
《端午日赐衣》是一首充满感恩情怀的诗作,诗中杜甫通过描写端午节所赐的衣服,表达了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诗的前两句“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直接点明了主题,展示了诗人对皇权的依附和对恩宠的珍视。接下来的细致描写“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传达出衣物的轻柔与舒适,营造出一种温馨的节日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通过对比,反映出衣物在不同季节的适应性,象征着皇帝的恩惠如同这衣物一样,能够带给诗人生活的舒适与安慰。而最后一句“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则是诗人对恩情的铭记与感激,体现了他内心深处对国家与皇权的忠诚。这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极具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描述端午节的赐衣,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宠的感激与对生活的珍惜,体现了人对权力和荣华的依赖,同时也折射出对国家和民族情感的忠诚。
杜甫的《端午日赐衣》主要描写了什么?
A. 诗人的生活困苦
B. 端午节的习俗
C. 受皇帝恩赐的衣服
“香罗叠雪轻”中的“叠雪”比喻什么?
A. 雪的重量
B. 衣物的轻盈
C. 冬天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圣情”指的是什么?
A. 对季节的感受
B. 对皇帝恩情的感激
C. 对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