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6:20
望岳三首·其二
作者: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
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
全诗翻译:
西岳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四周的山峰像儿孙般排列。
我希望有位仙人能借我一根九节杖,
让我能够靠着它来到玉女峰的洗头盆。
车子驶入山谷却找不到回归的路,
箭一般的通天梯则有一条直通天际的门。
稍等秋风凉爽之后,我将高高地寻访白帝,探问真正的源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怀民生,风格沉郁悲壮。
创作背景: 《望岳三首》是杜甫在华山游历时所作,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人生哲理的反思。此时的杜甫正值壮年,面临个人与国家的困境,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内心的苦闷。
杜甫的这首《望岳三首·其二》所描绘的华山气势磅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诗的开头用“崚嶒竦处尊”来形容西岳的巍峨高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通过“诸峰罗立似儿孙”的比喻,表现出山峰之间的亲密关系,似乎每座山峰都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
诗中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的愿望,想象借用“仙人九节杖”到达更高的境界,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由于杜甫在当时的生活境遇中感到无奈和困惑,诗中提到“车箱入谷无归路”,让人感受到他对命运的无奈与迷茫。
最后两句“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更是引人深思,诗人在秋风的凉意中寻找生命的真谛,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哲思。整首诗通过对壮丽山川的描绘,反映了杜甫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挫折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华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寻,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西岳”指的是:
A. 泰山
B. 华山
C. 恒山
D. 伏羲山
诗人希望借用的“九节杖”象征着:
A. 财富
B. 权力
C. 长生不老
D. 知识
“车箱入谷无归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命运的无奈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