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5:15
秋宿栖贤寺怀友人
—— 杜荀鹤
一宿三秋寺,闲忙与晓分。
细泉山半落,孤客夜深闻。
鹤去巢盛月,龙潜穴拥云。
苦吟方见景,多恨不同君。
这首诗描绘了我在秋天的一个晚上,住在栖贤寺的情景。夜晚是寂静的,随着时光流逝,天亮和我闲适的心情交替着。细细的泉水流淌,在山间悄然消逝;作为孤独的旅人,我在夜深人静时听到了水声。白鹤飞离了巢穴,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龙在穴中潜伏,云雾缭绕。苦苦吟唱诗句时,我才明白眼前的景色,心中却多有遗憾,因为没有你在我身边。
“鹤去巢盛月”中的“鹤”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寓意着诗人的孤独与高远的志向。“龙潜穴”可以理解为深藏不露的智慧与力量,这里暗示了自然的神秘与深邃。
杜荀鹤,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50年,卒于公元902年,号白云,因其诗作清新脱俗而著称。他的诗风常以写景抒情为主,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这首诗写于秋季,诗人居住在栖贤寺时,因思念友人而作,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孤独的感慨。
《秋宿栖贤寺怀友人》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人在栖贤寺的夜晚,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以“宿”字引入,直接交代了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随着“闲忙”两字的使用,诗人巧妙地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忙碌对比,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接下来的“细泉”与“孤客”的描写,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细水潺潺,让人联想到秋夜的清冷与寂静,而“孤客”一词则直接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随后的“鹤去巢盛月”,不仅描绘了夜空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两句“苦吟方见景,多恨不同君”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在吟咏中逐渐领悟到自然的美,但心中却充满了遗憾,因为没有朋友的陪伴,诗的情感在此达到了顶点,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孤独的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同时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疏离与遗憾。
诗中提到的“孤客”指的是什么?
A. 一位旅人
B. 一只鹤
C. 一条龙
“一宿三秋寺”中的“三秋”意味着什么?
A. 三个秋天
B. 秋天的时光
C. 三个秋季的寺庙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思念
C. 轻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