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9:56
佳节重阳至,开窗满目愁。
剧怜桑梓景,浑似塞垣秋。
鹤友髡丹顶,鸿妻怅白头。
久涵丛菊泪,新向故园流。
重阳佳节来临,我打开窗户,满眼愁绪。
我深深怜惜故乡的景象,仿佛置身于边塞的秋天。
与鹤友相伴,看到那光头的丹顶鹤,心中却惆怅于与伴侣的白头。
我在丛丛菊花中泪流满面,现在泪水又向故乡流去。
刘凤梧(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民初。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擅长抒情,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方面有深厚的功底。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深秋漫兴 其二》创作于重阳节前后,正值深秋,诗人在此时的心境多了一份愁苦与思乡之情。重阳节是一个团圆的时刻,诗人却因身处异地而感到孤独与无奈,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情感。
《深秋漫兴 其二》通过重阳节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佳节重阳至”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节日氛围但又伴随愁苦的场景中。“开窗满目愁”不仅描绘了视野的广阔,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接下来的两句“剧怜桑梓景,浑似塞垣秋”,诗人通过对故乡风景的怜惜,进一步加深了自己的愁苦感。这种忧愁与边塞的秋景相互交融,形成一种苍凉的氛围。接着,诗人以鹤和鸿为意象,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伴侣的惆怅,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久涵丛菊泪,新向故园流”,将情感推向高潮,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长寿,而泪水则是思乡之痛的直接表现。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菊花上,流向故乡,显示了对故土深切的眷恋。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人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细腻的情感。
佳节重阳至,开窗满目愁。
重阳节来了,我打开窗户,满眼的愁绪。
剧怜桑梓景,浑似塞垣秋。
我深深怜惜故乡的景象,仿佛置身于边塞的秋天。
鹤友髡丹顶,鸿妻怅白头。
与鹤友相伴,看到那光头的丹顶鹤,心中却惆怅于伴侣的白头。
久涵丛菊泪,新向故园流。
我在丛菊中流泪,现在泪水又向故乡流去。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感怀,也有对人情的思索。
重阳节通常是在农历的哪个月?
A. 七月
B. 九月
C. 十月
D. 十二月
“桑梓”在诗中指代的是哪个地方?
A. 城市
B. 故乡
C. 山林
D. 海岛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思乡之情?
A. 菊花
B. 鹤与鸿
C. 以上皆是
D. 无
《静夜思》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深秋漫兴 其二》相似,都是通过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
《月夜忆舍弟》则是通过夜晚的静谧来抒发对兄弟的思念,展现了相似的情感主题,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思乡与思人的情怀。
这些书籍和文章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