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9:28
歇手不判案,举头仍见山。
虽来鞍马上,不离诗酒间。
济源三临泛,王屋一登攀。
犹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闲。
明朝却归府,尘事如循环。
犹听瑶华曲,稍开风土颜。
暂停手中的工作,抬头依然看见山。
虽然骑马而来,却始终沉浸在诗酒之间。
在济源水面上三次游玩,登上王屋山一次。
仍觉得这百里之遥太近,只有十天的闲暇。
明天就要回到官府,尘世的事务如同循环往复。
依然能听到瑶华的曲调,稍微展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称,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
该诗创作于白居易在任职期间,描绘了他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寻求诗酒放松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白居易的游历,展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开篇“歇手不判案”一句,透露出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无法静下心来专注于生活的苦恼。接下来的“举头仍见山”则表现出即使在纷扰的日常中,自然的美景依然吸引着他。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对诗酒的追求,形成了诗的核心主题。
“济源三临泛,王屋一登攀”描摹了诗人游历的场景,数字的运用使得这一段落显得生动有趣。在短暂的闲暇中,白居易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然而,“犹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闲”则表达了他对时间的无奈与对生活的追求。短短十天无法满足他对诗酒与自然的渴望,反映出他心中的不安与追求。
最后,诗中提到的“尘事如循环”,点出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厌倦,及其心灵的挣扎。音乐的响起不仅令人放松,也让人对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整首诗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展现了白居易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生活哲学。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渴望,同时揭示了官场生活的单调与繁忙。诗人在自然中找到慰藉,音乐则成为他心灵的解药。
白居易的《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官场生活的乐趣
B. 对自然与诗酒生活的向往
C. 爱情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王屋”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座城市
诗人觉得短暂的闲暇时间是:
A. 足够的
B. 不够的
C. 无所谓的
白居易的《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但白居易更突出诗酒生活的悠闲,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静谧。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白居易的作品更显得洒脱与向往,而王维则更显得宁静与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