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26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汉庭重少公何在?
汉朝的宫庭中,年轻的王公们如今又在哪里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汉庭”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政治文化,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象征着繁荣与权力。“少公”则隐喻年轻的贵族,这里可能指那些曾经风华正茂、引领风骚的青年才俊。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关怀民生的主题而著称。他的诗作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白居易中年时期,正值他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更加深入之时。他通过诗歌表达对往昔光辉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感慨。
这首诗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汉代年轻王公的追忆与思考,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王公贵族的命运。诗句中的“汉庭”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历史的象征,代表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通过提问的形式,诗人引导读者去思考那些曾经风华绝代的少公们的去向,暗含对时光流逝与权力更迭的感慨。诗中没有过多的修辞和华丽的词藻,却通过简单的提问激起了读者的思考,显示出白居易深邃的思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表达方式,彰显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敏锐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思考与对青春的怀念,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汉庭”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宫廷?
“少公”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对什么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白居易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的作品中同样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状的忧虑,但杜甫更为细腻地描绘了社会的苦难,而白居易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思考。两者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