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游

《春游》

时间: 2025-05-02 14:15:16

诗句

着屐山行喜日长,落花风里晚生凉。

叩门正值高人出,闲看藤梢尽过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5:16

原文展示

春游
冯班 〔清代〕
着屐山行喜日长,落花风里晚生凉。
叩门正值高人出,闲看藤梢尽过墙。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游览,穿上木屐在山中行走,喜欢这日子渐长;
落花在风中飘落,傍晚时分微微感到凉意。
敲门正好遇见高人出门,闲闲地看着藤蔓的枝条,恰好越过墙头。

注释

字词注释

  1. 着屐:穿上木屐,古代的一种鞋子,适合行走于山间。
  2. 日长:指白昼时间变长,象征春天的来临。
  3. 落花:指春天花朵的凋零,常常与美好时光的流逝相关。
  4. 风里晚生凉:傍晚时分,微风中带来的凉意。
  5. 叩门:敲门,表示对朋友或高人的拜访。
  6. 高人:指有学问、有德行的人。
  7. 藤梢:藤蔓的尖端部分,通常生长在墙头或树上。

典故解析

“高人出”可以理解为诗人对隐逸高人的向往,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藤蔓往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的诗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反映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结合。

创作背景

《春游》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惬意。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在自然中的闲适心情。

诗歌鉴赏

《春游》这首诗通过描写春游时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高人交往的渴望。首句“着屐山行喜日长”,开篇即点明了春天的特点,随着日照时间的延长,诗人心情愉悦,生机勃勃。接着“落花风里晚生凉”,则通过落花与晚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凉意,展现了春天短暂美好的瞬间。诗中“叩门正值高人出”,表明了诗人与高人相遇的情景,显示了诗人对智慧与高雅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闲看藤梢尽过墙”,则用藤梢的自由生长象征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闲适态度,展现出一种自在与悠然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悠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古典诗词的优雅与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着屐山行喜日长:穿上木屐在山中行走,感受到白昼渐长的喜悦。
  2. 落花风里晚生凉:傍晚时分,微风中飘落的花瓣带来一丝凉意。
  3. 叩门正值高人出:敲门时正遇到高人出门,令人感到惊喜。
  4. 闲看藤梢尽过墙:悠闲地看着墙外的藤蔓,象征着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落花与风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美。
  • 意象:藤梢、落花等意象富有春天的气息,体现生机与生命的延续。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高人智慧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和闲适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行走与探索,寓意着对生活的热爱。
  2. 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逝,暗含人生无常的哲理。
  3. 藤梢: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由,寓意着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着屐”指的是哪种鞋子?

    • A. 靴子
    • B. 木屐
    • C. 拖鞋
    • D. 高跟鞋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高人”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的主题是对秋天的细腻描写。 (对/错)

答案

  1. B
  2. 智慧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春游》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山居秋暝》则强调秋天的宁静与隐逸的生活状态。两首诗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季节氛围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欣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基础知识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 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不至 京口送卢孟明还扬州 和邢端公登台春望句,句有春字之什 寄昱上人上方居 汤评事衡水亭会觉禅师 酬薛员外谊见戏一首 前溪作 寻天目徐君 送淳于秀才兰陵觐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回沓 車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周摩 闻香下马 月字旁的字 闪霍霍 花墙 倏来忽往 包含捣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认奴作郞 无人之境 齐字旁的字 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臣心如水 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利口喋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