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9:35
春游靖海寺
作者: 章甫 〔清代〕
郭外寻春踏翠峰,
榴环古寺尚留踪。
北园梦断萦花蝶,
东海归来贮钵龙。
面面豁开圆觉路,
声声敲破指迷钟。
谈禅半日閒分我,
洞在诸天第几重。
在城郭之外寻春,登上青翠的山峰;
那古老的寺庙仍留有花榴的痕迹。
在北园里,梦已破碎,花间蝴蝶萦绕;
从东海归来,心中装满了龙的梦想。
每一个方向都豁然开朗,通往圆觉之路;
每一声声响都敲破了我心中的迷惑。
与人谈禅,半日的闲暇让我分开了烦恼;
那高高的洞天在诸天之中究竟有几重?
作者介绍:
章甫,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平易近人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诗人游览靖海寺,观察自然景观,并在此过程中思考人生和禅理,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春游靖海寺》是一首描写春日游览景致与内心感悟的诗篇。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古寺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追求。开篇的“郭外寻春踏翠峰”描绘了春日的美好,诗人走出城市,寻找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接下来的“榴环古寺尚留踪”则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深厚联系。
在北园的“梦断萦花蝶”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花间的蝴蝶,更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梦境的破灭,透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而“东海归来贮钵龙”则赋予作品一种神秘色彩,象征着心灵的追求与对理想的渴望。转而“面面豁开圆觉路”,诗人似乎在此找到了通往觉悟的道路,表明他对禅宗哲理的探求和体悟。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及宗教的深邃理解。最后一句“洞在诸天第几重”则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鼓励人们去探索更为深邃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内心的探求以及对觉悟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郭外”指的是哪里?
“榴环古寺”中的“榴”指的是哪种花?
“梦断萦花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