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3:40
冥冥何处认飞鸿,
天地同云冷不风。
玉蕊瑶林应在望,
儿童喜入笑声中。
在阴暗的天幕下,飞翔的鸿雁究竟在哪里呢?天地之间,云层密布,冷风不生。白玉般的花蕊和瑶池般的树林应当在眼前可见,而孩子们在其中欢声笑语,尽情玩耍。
“飞鸿”常用来比喻游子,寓意思乡之情。在古代诗词中,飞鸿不仅代表了鸟类的飞翔,也象征着人们心中的思念与孤独。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号“白华”,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冬季或初春时节创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活力的渴望,以及对纯真快乐的儿童世界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冬日的阴冷与孩子们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首句以“冥冥”引入,营造出一种阴沉的气氛,暗示了冬季的寒冷和孤寂。接着,诗人描绘了天地间的云层,传达出一种压抑的感觉。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温暖的童趣,描绘了“儿童喜入笑声中”的生动场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打破了阴冷的气氛,给人以温情与希望。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冬日的冷清与春天的生机,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希望的存在。
整首诗的情感从阴郁逐渐转向欢乐,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童年纯真无邪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对生命的反思,以及对童年纯真快乐的向往,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测试:
诗中“冥冥”意指:
A. 明亮
B. 阴暗
C. 温暖
“儿童喜入笑声中”描述的是:
A. 孩子们在哭泣
B. 孩子们在玩耍
C. 孩子们在学习
诗中的“飞鸿”象征:
A. 朋友
B. 游子
C. 动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较,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曹勋的诗更注重于童趣与欢乐的对比,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孤独与宁静的情感,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