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29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览诗卷因以见示
——卢纶
郄公怜戆亦怜愚,
忽赐金盘径寸珠。
彻底碧潭滋涸溜,
压枝红艳照枯株。
九门洞启延高论,
百辟联行挹大儒。
顾己文章非酷似,
敢将幽劣俟洪炉。
敬赠给大府的二十四舅的诗卷,因而得以见示。
郄公对愚笨的人也表示怜悯,
忽然赐予我金盘和一寸的珠子。
清澈的碧潭滋润着枯竭的溪流,
鲜艳的红花映照着枯萎的树枝。
九门大开,畅谈高远的理想,
百位文人齐聚,倾心向大儒请教。
回首自己的文章并不出众,
怎敢将微不足道的作品寄托于大炉中?
卢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景仁,性情温和,才情出众,作品多涉及山水、人物等,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的情感。
本诗作于卢纶与大府二十四舅的交往中,表达了对对方的敬重和对自己文才的谦逊。诗中提到的“金盘”和“寸珠”代表了对方的恩惠,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与交流。
本诗通过对“郄公”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其深厚的敬意与感激。开篇以“怜戆亦怜愚”引入,展现了郄公的宽容与博大。接下来的“赐金盘径寸珠”,不仅是对物质的描述,更是对精神上的认可。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彻底碧潭滋涸溜”和“压枝红艳照枯株”,既展现了生机与美好,也暗含了对环境的敏感与思考。
在“九门洞启延高论”中,诗人描绘出文人聚会时的热烈氛围,表现出对学术讨论的向往。而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反思,尽管在这样高雅的环境中,自己依然觉得文章不够出众,显示出深深的谦逊和自省。这种自我否定在唐代文人中尤为常见,显示出他们对艺术追求的严谨态度。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自身才华的自省。它不仅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相互欣赏与交流,也反映出诗人对艺术真谛的追求与谦卑的态度。
郄公对什么样的人表示怜悯?
"金盘径寸珠"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门洞启”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