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0:00
大雨
作者: 方岳 〔宋代〕
蛰龙怒欲起春霆,
并挟髯虬上杳冥。
老色干云鳞甲动,
苍皮粘雹爪痕腥。
物方神变谁能测,
山不高深亦有灵。
谁与护持诗墨在,
略无风雨损吾亭。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大雨来临,似乎蛰伏的龙愤怒地要在春雷中升起,带着鬃毛似的云层飞向遥远的天际。老天的阴云在翻滚,似乎能看到雨点像鳞甲一样的运动,苍白的皮肤上沾满了雹子和爪痕的腥味。自然的变化谁能预测呢?即便是高深的山川也有灵性。谁来保护我这诗文的创作呢?即使有些风雨,也无法损坏我的小亭子。
在诗中提到的“蛰龙”与“春霆”,可见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与赞美。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力量与变化,而春霆代表着春天的到来,生机勃勃。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大自然变化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探索。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少梅,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之际,正值大雨来临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大雨的景象,抒发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自己创作环境的珍惜。
方岳的《大雨》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诗人在描绘大雨的同时,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化。诗的开头,蛰龙的形象不仅表现了春天的到来,更是将自然的力量和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然后,诗人通过“老色干云”和“苍皮粘雹”两个意象,描绘了雨中阴沉的天空和雨滴的形态,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种潮湿而又神秘的氛围中。接着,诗人用“物方神变”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强调了自然的不可预测性和灵性。最后,诗人以“谁与护持诗墨在”收尾,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自然环境的珍惜。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创作灵感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大雨,表现了自然的威力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环境的珍视和对灵感的渴望,反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蛰龙”指的是什么?
“苍皮粘雹”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自然的力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