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1: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1:24:06
次韵招汪汝渊
方岳 〔宋代〕
俗子费应酬,对面隔千里。
可人天一方,情亲不盈咫。
毛锥吾故人,商略每及此。
道逢孔方兄,偃蹇不受使。
岂知世俗眼,睥睨辄嗤訾。
语言杂土气,屡欲洗吾耳。
客从何方来,力疾为倒屣。
出迎未暇揖,肝肺已相委。
平生寡交游,正坐此曹鄙。
邻墙有麹生,之子差可喜。
试呼与之谈,时或发名理。
往持邯郸枕,分此一睡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世俗交往的无奈与对朋友的思念。作者感叹俗人交际繁琐,面对面却隔着千里;即使心与心相隔也未必能亲近。提到毛锥这个老朋友,因每次相聚时都谈及此事。偶然遇到孔方兄,却因对方态度冷淡而不愿接近。作者感叹世俗的目光总是高高在上,轻视他人,语言中夹杂着土气,时常想要去除这些耳边的杂音。客人从何处而来,匆忙中连招呼都来不及,内心的真情已毫无保留。平生交友不多,此刻却坐在这样一个平庸的地方。邻墙有位叫麹生的朋友,似乎值得高兴,试着呼唤他来谈谈,时不时能聊起一些名理。曾经手持邯郸的枕头,分享过美好的梦境。
作者介绍
方岳,字惟白,号石林,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洒脱,常以抒怀和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与朋友相聚之时,面对世俗的繁琐与冷漠,表现出对真实友谊的渴望和对虚伪社交的反感。诗中透出对旧友的怀念与对新知的期待,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真情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便以“俗子费应酬”引入,直接揭示了世俗交往的复杂与繁琐。诗人处在一个既渴望交往又感到无奈的境地,内心的矛盾在字里行间显露无遗。通过与朋友的回忆,诗人重拾那段简单而纯粹的友谊,远离了尘世的纷扰。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既有对旧友的怀念,也有对新友的期待,表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深切的感悟。诗人以“邻墙有麹生,之子差可喜”来表达对新友的欣赏,显示出对交流的渴望与希望。结尾处提到的“往持邯郸枕”,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宁静,仿佛在提醒读者珍视身边的每一份情感。
整体而言,方岳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相结合,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达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与对世俗交往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俗子费应酬,对面隔千里。
可人天一方,情亲不盈咫。
毛锥吾故人,商略每及此。
道逢孔方兄,偃蹇不受使。
岂知世俗眼,睥睨辄嗤訾。
语言杂土气,屡欲洗吾耳。
客从何方来,力疾为倒屣。
出迎未暇揖,肝肺已相委。
平生寡交游,正坐此曹鄙。
邻墙有麹生,之子差可喜。
试呼与之谈,时或发名理。
往持邯郸枕,分此一睡美。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际关系的深思与对真挚友谊的渴望。诗人通过对世俗交往的反思,表达了对真实情感的追求,体现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中蕴含了对友情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千里代表着遥远的思念,毛锥和麹生则是对旧友和新知的寄托。邯郸枕更是让人联想到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俗子”指的是:
“肝肺已相委”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邻墙有麹生”是指: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