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0:58
原文展示:
生查子·旅思 吴伟业 〔清代〕 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 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 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 度樾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白话文翻译:
一尺的距离就能跨越江山,长淮河畔的树木点点如星。 石头上的水声潺潺,汇入青溪流向远方。 六月的北风带来寒意,落叶不分昼夜地飘落。 穿越树荫和云层,林中昏暗,行人回头张望。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其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篇。此诗《生查子·旅思》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和思乡之情。诗中“六月北风寒”一句,反映了诗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同时也隐喻了时局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生查子·旅思》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一尺过江山”和“万点长淮树”两句,通过对江山和树木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广阔和自然的壮美。而“石上水潺潺”和“流入青溪去”则通过水声的描写,增添了旅途的宁静和诗意。后两句“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和“度樾与穿云,林黑行人顾”则通过对气候和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和不安,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和思乡之情,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六月北风寒”一句,反映了诗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同时也隐喻了时局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一尺过江山”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夸张 B. 拟人 C. 比喻 D. 对仗
诗中“六月北风寒”一句反映了什么? A. 气候异常 B. 秋意浓 C. 旅途的宁静 D. 自然的壮美
诗中“流入青溪去”一句中的“青溪”象征着什么? A. 清澈和远方 B. 旅途的孤寂 C. 秋意浓 D. 自然的壮美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