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7:36
原文展示:
蒙恩除奉常有感 张耒 〔宋代〕
平生秉周礼,投老奉龙旗。 斥逐遇不死,归来敢恨迟。 门阑走宾客,行李饬妻儿。 又踏长安道,多惭鬓有丝。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遵循周礼,到老来侍奉皇帝的旗帜。 被贬斥驱逐却侥幸未死,归来时不敢抱怨迟到。 家门前来来往往的宾客,整理行李和妻儿的衣物。 再次踏上通往京城的道路,多愧于鬓发已斑白。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反映了作者被贬后复职的复杂心情。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耒在被贬后复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复职的感慨和对过去经历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复职的复杂情感。首句“平生秉周礼”表明了作者一生遵循礼仪的坚持,而“投老奉龙旗”则体现了他在晚年依然忠诚于朝廷。中间两句“斥逐遇不死,归来敢恨迟”反映了作者在被贬斥后的幸存和对归来的无奈。最后两句“又踏长安道,多惭鬓有丝”则表达了作者对再次踏上仕途的感慨和对年华老去的愧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复职的感慨和对过去经历的反思,体现了他的忠诚、坚韧、谦逊和自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张耒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投老奉龙旗”中的“龙旗”象征什么? A. 皇帝 B. 将军 C. 贵族 D. 平民
诗中“多惭鬓有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愧疚 C. 喜悦 D. 愤怒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