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2:01
烛影摇红(寿嗣荣王)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天桂飞香,御花簇座千秋宴。
笑从王母摘仙桃,琼醴双金盏。
掌上龙珠照眼,映萝图星晖海润。
浮槎远到,水浅蓬莱,秋明河汉。
宝月将弦,晚钩斜挂西帘卷。
未须十日便中秋,争看清光满。
净洗红尘障面,贺朝霖催班正殿。
喜回天上,紫府开筵,瑶池宣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庆典场面,天桂(桂花树)香气四溢,御花汇聚成座,犹如千秋盛宴。欢笑声中,王母娘娘送来的仙桃令人陶醉,琼浆玉液在金盏中闪耀。手中的龙珠如星星般照亮了眼睛,映照出海面和星空的辉煌。远方的浮槎(神仙的船)驶来,水面清澈,仿佛到了蓬莱,秋天的河汉也显得分外明亮。明月的弦光轻轻地挂在西帘上,不必等到十天后的中秋,今晚就可以欣赏到明亮的月光。洗净了红尘的烦恼,朝霖的雨水催促着班正(朝廷的官员)入殿。欢喜地回到天上,紫府(天宫)开设宴席,瑶池中传出劝酒的声音。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晦翁,号湘云,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典雅,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多以婉约、清新见长,对后来的词坛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为庆祝荣王寿辰而作,表达了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祝愿,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烛影摇红》是一首具有浓厚仙气的寿宴词,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的庆典场景。开篇以“天桂飞香,御花簇座千秋宴”引入,展现了桂花的香气和盛大的宴会,创造出一种欢庆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笑从王母摘仙桃”引入王母的传说,仙桃象征着长寿和幸福,进一步升华了宴会的主题。
在描写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掌上龙珠照眼”,借以展现神秘的光辉;“浮槎远到,水浅蓬莱”,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令人向往。诗句中提到的“宝月将弦”及“晚钩斜挂西帘卷”,细腻地描绘了月亮的美丽与宴会的悠闲,给人以宁静的美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欢乐的宴会场景,更蕴含了对长寿富贵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宴会的热闹与诗意结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美好的宴会场景,表达了对长寿、幸福生活的祝愿,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世外桃源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桂飞香”描绘了什么场景?
“琼醴双金盏”中的“琼醴”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浮槎”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