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5:50
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作者:吴文英 〔宋代〕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
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
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乍青红。移酒小垂虹。
贞元供奉梨园曲,称十香深蘸琼钟。
醉梦孤云晓色,笙歌一派秋空。
一场细雨洗净了荷花,显得更加清新。玉佩的响声在微寒中显得格外清脆。辘轳声传来,伴着秋天的声音,清晨的凉意在井边的梧桐树下悄然升起。欢快的宴会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明亮的月光下,佳人如修竹般挺拔,清风徐来。池边的飞阁,忽然映出青红的色彩,酒杯轻轻移动,似乎在微微垂下彩虹。贞元年间的梨园曲在耳畔回响,十香酒在酒杯中深深浸润。醉梦中孤云飘荡,清晨的色彩中,笙歌声在秋空中回荡。
作者介绍:吴文英(约1050-1100),字君明,号香山,宋代诗人。他的诗词以清新、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诗人宴请友人的场合,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宴会的愉悦,体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
《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展现了吴文英对秋天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受。词的开头,通过“疏雨”和“芙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细雨洗净了荷花,使得整个景象显得更加生动。在这清冷的秋天中,词人巧妙地通过“玉冷佩丁东”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微寒的清脆感,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听觉的享受。
接着,词人通过“欢宴良宵好月”和“佳人修竹清风”的描写,展现出宴会的热闹与愉悦,佳人的出现更是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生动的色彩。这里的“飞阁”和“垂虹”更是通过恰当的意象,让人感受到宴会的美好与浪漫。
最后,词人用“醉梦孤云晓色”结束,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仿佛在醉梦中与孤云相伴,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自由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如“飞阁乍青红”描绘了景象的转瞬即逝,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疏雨”指的是什么?
“佳人修竹”中的“修竹”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贞元”指的是哪个朝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