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2:22
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作者:吴文英 〔宋代〕
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
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
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
秦镜满。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
摩泪眼。瑶台梦回人远。
在雁阵旁,微风传来消息,飞舞的琼花在远方渺茫的天际中闪烁,碧蓝的云彩在夕阳前先显得苍凉。露水凉透了栏杆,细腻的藕丝仿佛也怕冰冷的手腕。洁净的浮云如片玉,胜过花影和春灯交错的模样。秦镜已经满了,但素娥却不愿意将秋分给人一半。每当圆月之时便是美好的夜晚,而今晚的美好更是多了几分,对歌之中夹杂着怨恨。千里之外的月色,多少雾气笼罩着云帘。孤独的兔子在水面上显得凄凉,晨风吹过,银河也西转。眼泪模糊了视线,梦中回到瑶台,人却早已远去。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文英,号小山,宋代词人,擅长填词,风格细腻而优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事情感结合,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中秋之际,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与感慨,映射出作者在这个团圆的节日中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刻体验。
《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与细腻意境的中秋词。词中的意象丰富,描绘了秋天的凉意和月下的孤寂,表达了对亲人和美好时光的思念。在开篇,作者通过“雁边风讯小”引入了秋天的景象,雁阵的出现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迁,也暗示了离别和思念的情愫。接着,词人通过“露冷阑干”来传达夜晚的寒冷,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
在描写月亮时,作者用“素娥未肯,分秋一半”展现了对月亮的渴望与无奈,月亮虽美,却无法填补人心的空缺。最后,词中描绘的“孤兔凄凉照水”与“摩泪眼”则是情感的高潮,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浓重的情感,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对亲人的思念,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事情感,从而展现出深刻的生活哲理。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词中“素娥”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孤兔”在水面上显得_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感伤。(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