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与严二郎奉礼别

《与严二郎奉礼别》

时间: 2025-05-06 02:03:47

诗句

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

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商歌还入夜,巴俗自为邻。

尚愧微躯在,遥闻盛礼新。

山东群盗散,阙下受降频。

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47

原文展示:

与严二郎奉礼别
杜甫

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
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商歌还入夜,巴俗自为邻。
尚愧微躯在,遥闻盛礼新。
山东群盗散,阙下受降频。
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白话文翻译:

与君分别,谁能温暖我这双眼睛?我已年老多病,身心俱疲。眼泪流出,正值夕阳西下,迎风而立,看那飞扬的尘土。商人唱着歌,夜幕降临,巴蜀的风俗与我对邻。感到惭愧,微薄的身躯仍在这里,远远听闻盛大的礼仪新鲜进行。山东的盗贼已然散去,朝廷阙下频频接受投降。诸位将领归来时,应当尽心尽力,写信报答远道而来的旅人。

注释:

  • 暖眼:温暖的目光,意指关怀与慰藉。
  • 缠身:形容病痛缠绕,令人无法摆脱。
  • 出涕:流泪,形容伤感。
  • 商歌:商人唱的歌,指夜晚的喧闹。
  • 巴俗:指巴蜀地区的风俗。
  • 微躯:微薄的身体,表现自谦。
  • 盛礼新:新近的盛大礼仪。
  • 阙下:指皇宫的门口或朝廷。
  • 受降频:频繁接受降服的行为。

典故解析:

杜甫的这首诗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诗中的“山东群盗散”指的是当时的动乱局势,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忧虑。“阙下受降频”则与当时的政治局势有关,暗示着国家的恢复与安定。

诗词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诗圣”。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现实主义著称,关注民生疾苦,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关切。此诗作于唐代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人民苦难,杜甫在这段时期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杜甫与朋友严二郎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动乱和个人困境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深刻刻画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年老多病的身心疲惫。接下来的“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则通过夕阳与飞尘的对比,突出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感受到的无奈与惆怅。诗中“商歌还入夜”与“巴俗自为邻”展示了在动荡时代,身边人们却依然沉浸于各自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使诗人感到更为孤独。最后两句提到“山东群盗散,阙下受降频”,不仅反映了历史背景,还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恢复的期盼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关注社会、关心民生的诗人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别君谁暖眼:离别时,谁能给予我温暖的眼神?表达对友人的依恋。
  2. 将老病缠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体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悲凉。
  3. 出涕同斜日:泪水流出,正值斜阳西下,描写离别的伤感时刻。
  4. 临风看去尘:面对风,凝视飞扬的尘土,象征着对往事的回忆与无奈。
  5. 商歌还入夜:商人们依然在夜晚唱歌,暗示世事繁杂、喧闹不息。
  6. 巴俗自为邻:巴蜀的风俗与我为邻,表现诗人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感慨。
  7. 尚愧微躯在:虽身躯微薄,仍感到羞愧,表露诗人谦卑之情。
  8. 遥闻盛礼新:远远听到盛大的礼仪,描绘出一种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惆怅。
  9. 山东群盗散:提及动乱后的平静,反映出国家的恢复。
  10. 阙下受降频:朝廷频频接受投降,暗示国家的安定回归。
  11. 诸将归应尽:各位将领归来,表明对国家的责任感。
  12. 题书报旅人:写信给远道而来的旅人,展示诗人心系他人、关心社会的情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斜日”、“飞尘”等意象,营造出离别的孤独与凄凉气氛。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杜甫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体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动乱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斜日:象征时间的流逝及人生的无常。
  • 飞尘:代表世事的纷扰与不安定。
  • 商歌:体现社会的喧嚣与生活的繁忙。
  • 盛礼:象征着国家的复苏与繁荣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别君谁暖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伤感 B. 开心 C. 愤怒

  2. “尚愧微躯在”中“微躯”指的是什么? A. 身体微薄 B. 心情微弱 C. 生活微不足道

  3. “山东群盗散”中提到的“群盗”指的是什么? A. 强盗 B. 军队 C. 商人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及对家国的情思。
  • 《月夜忆舍弟》:描绘离别之情,展现思念与忧愁。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甫与李白的离别诗,李白的《送友人》更多体现豪情壮志,而杜甫则更注重对现实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深邃。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搓线图 初到曲江六首 其六 夜雪 冬前雪珠夜下早闻远山皆白 次韵重令升四咏·寻幽亭 龙山送客 种黄菊 读杜诗至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舟人偶来告饥似诗谶也 示李令 送福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创牌子 谋谟帷幄 疋字旁的字 包含蠖的词语有哪些 衣不及带 下笔成文 经纬天下 雅歌投壶 韋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蜂趋蚁附 隋窳 鹿柴 石字旁的字 芸庶 双人旁的字 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