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7:07
念奴娇
作者: 严绳孙 〔清代〕
浮生梦里,更能得几度人间今夕。
西子湖头秋已半,清景似曾相识。
银渚云开,珠胎月满,一片伤心碧。
姮娥知否,照人如此清切。
试望苏小西陵,如今松柏,尽难寻油壁。
星火楼台永夜舟,不是旧游踪迹。
病忆愁吟,有荷花笑我,百端交集。
数声何处,夜分犹自吹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梦中回忆人生的感受,多少次能够在这个夜晚重返人间?西子湖畔的秋天已过了一半,眼前的清景似乎是曾经熟悉的。湖面波光粼粼,云朵散开,明月高悬,心中无尽的悲伤如碧波荡漾。月亮的女神嫦娥是否知道,照耀人的月光如此清澈?试着去看苏小西陵,如今的松柏树,真难再找到当年的油壁车。星光点点的楼台上,夜晚的船只,不再是过去游玩的踪迹。病痛和愁苦萦绕在心头,荷花似乎在嘲笑我,心中思绪万千。夜里传来几声笛音,竟然在夜分时分仍然回荡。
作者介绍:
严绳孙,清代诗人,生于官宦家庭,自幼聪慧,诗才横溢。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念奴娇》创作于严绳孙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他在经历某种情感的波动或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时写的。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伤,反映了作者在清代社会背景下的内心挣扎。
《念奴娇》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词作。诗人在这首词中展示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开篇以“浮生梦里”引入,暗示了人生如梦的短暂和虚幻,带有哲学的思考。接着对西子湖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秋意浓厚、清景如画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怀念。
“银渚云开,珠胎月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意象,画面感强烈,月光的清澈与湖水的映衬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伤感的美。“姮娥知否,照人如此清切”,这里引入了嫦娥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清辉,借以表达自己的孤独与悲伤。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回望苏小西陵,感叹时光流逝,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心中充满了惆怅。“星火楼台永夜舟,不是旧游踪迹”,这句揭示了他对曾经游玩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的情感由浓转淡,最终以“数声何处,夜分犹自吹笛”收尾,笛声在夜中回荡,象征着那份未能释怀的情愫与孤独。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伤,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思考,折射出清代文人的情怀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念奴娇》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严绳孙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西子湖”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太湖
B. 西湖
C. 滇池
D. 南湖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A. 嫦娥
B. 西王母
C. 观音
D. 伏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