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1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14:23
清平乐 其二
檐前雨罢,一阵凄凉话。
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
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院歌钟。
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雨过檐前,带来一阵凄凉的谈话。
城头的老乌鸦啼叫得哑哑的,街上的鼓声已经敲了三下。
白白地在酒醉的纱笼里消磨时光,暂且在别院里享受歌声和钟声。
奇怪的是烛花因风怒裂,小楼里传出凛冽的霜风声。
陈维崧(约1640-1710)是清代著名词人,字宗道,号青阑,晚号震川。他的诗词以清丽婉约著称,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他的作品多描写离愁别恨,富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清平乐》系列词作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尤其是在经历了明清更替后的动荡岁月,诗人对此有着深刻的感触。
这首《清平乐 其二》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秋冬季节变化的感受。开头的“檐前雨罢”不仅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更引发了一种淡淡的凄凉之感,给人以沉重的心理暗示。老乌鸦的哀鸣与街鼓的敲打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寂静而又略显悲伤的画面。
“漫劳醉墨纱笼”这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似乎在寻求逃避现实的方式。歌声与钟声的交响,给人以片刻的安慰,却又无法真正消解心中的愁苦。最后两句“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通过烛火的摇曳和小楼中的霜风,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与孤独。
整首词的情感层次丰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和象征,构建了一个充满秋冬气息的意象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与凄凉中的情感,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老乌”象征着什么?
A. 高兴
B. 孤独与忧伤
C. 自由
D. 富贵
“漫劳醉墨纱笼”中的“醉”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迷惘与逃避
C. 忧伤
D. 愤怒
诗中“霜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绪?
A. 温暖
B. 喜悦
C. 凄凉与孤独
D. 安宁
陈维崧的《清平乐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虽然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