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5:34
木兰花慢
沈柏寒临大痴富春山图长卷,属题。柏寒六十后始学画
作者:汪东 〔清代〕
指凌虚秀起,乍惊认富春山。
有叠嶂萦回,疏林莽宕,流水弯环。
荒滩。坐垂钓处,总一时移置小窗閒。
展卷不妨卧对,旧游如可追还。
前贤。胜迹凋残。空怅想劫灰寒。
藉粉本钩摹,恍然再睹,千古云烟。
参禅。悟真画理,笑昔邪犹是近中年。
惟许吴兴同调,更添翠竹千竿。
这首词描绘了富春山的秀丽景色,初见之时让我惊讶于它的美。山峦重叠,树林稀疏,流水蜿蜒而过。荒滩上,我曾在这里垂钓,时光仿佛让我重回小窗前的悠闲。展开画卷,悠然自得,旧日游历似乎可以追忆。前人的胜迹已然凋零,令人空虚感叹时光的无情。借助粉本钩摹,恍若再次目睹千古的风云变幻。参禅悟道,领悟真正的画理,笑自己曾经的迷茫,现在看来不过是近年的事情。唯有与吴兴的调子相同,更添了翠竹千竿的意趣。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年不详。其一生致力于诗词和绘画的创作,尤其是对山水画的研究和实践。晚年开始习画,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木兰花慢》是在汪东临摹沈柏寒的《富春山图》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这幅名画的感悟及对往昔的怀念。此词反映了他对山水画的热爱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木兰花慢》通过描绘富春山的美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的“指凌虚秀起,乍惊认富春山”一语,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山水画卷之中,瞬间引发出对于自然的惊叹。而后面逐渐展开的景象描写则表现了山水的层次感与变化,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悠闲与陶醉。
在情感上,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思考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深邃的气息。尤其是“前贤胜迹凋残”一句,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无奈,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的“惟许吴兴同调,更添翠竹千竿”,将现实的美景与心灵的感悟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追求。
“凌虚秀起”是指什么?
A. 高耸入云的山
B. 低洼的水面
C. 繁茂的树林
D. 荒凉的沙漠
“参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A. 对佛教的敬仰
B. 对艺术的思考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历史的追溯
“千古云烟”指代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历史的变迁
C. 人生的短暂
D. 个人的成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