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6:07
木兰花慢 感春,和苍虬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问东阑瘦雪,尚消得,几清明。
是拆绣楼台,差池燕羽,佻巧鸠鸣。
金铃。未知系处,更苍苔颠倒藉红英。
禁断寻芳意绪,交加中酒心情。
多生。有客惜香盟。愁检瘗花铭。
渐数尽番风,强扶倭堕,还忍伶俜。
阴晴。问春未准,怕到头开落总无声。
梦里催归杜宇,香车不劝逢迎。
问东边的栏杆上,瘦弱的雪花,能消融多少,才能迎来清明?
是拆掉绣楼的台子,燕子却在差池的地方飞舞,调皮的鸠鸟在鸣叫。
金铃声响。却不知道系在何处,更有苍苔倒映着红花。
禁锢了寻芳的意绪,酒意交加中只有心情。
世间多情。有人珍惜花香的誓言。愁苦地检验埋花的铭文。
渐渐数尽阵阵风,强行扶持着倭堕的姿态,怎能忍受孤单的情形。
阴晴不定。问春天何时才来,怕到最后花开花落,都是无声。
梦中催促归来的杜宇鸟,香车却不劝我去迎接。
作者介绍
朱祖谋(1640-约1710),字贞白,号秋水,清代诗人,善于词曲,尤其擅长描绘春花秋月,情景交融。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以春天为背景,抒发个人对时光流逝与春暖花开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生命和爱情的思考。
《木兰花慢 感春,和苍虬》体现了清代诗人在春天时节的深刻情感。整首词以“问”为开头,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在描绘燕子飞舞、鸠鸣声响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中“禁断寻芳意绪”一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想要去追求美好,又因现实的束缚而感到无奈。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思考愈加深入,最终以“梦里催归杜宇”收尾,展现出一种梦回故土的情怀。
整首词在意象上运用丰富,如“燕羽”、“鸠鸣”、“香车”等,构成了一幅春天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冲突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问东阑瘦雪,尚消得,几清明。
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了春天的主题,表现对春天来临的渴望和期待。
是拆绣楼台,差池燕羽,佻巧鸠鸣。
描绘了春天的生动场景,燕子飞舞,鸠鸟鸣叫,充满了生机。
金铃。未知系处,更苍苔颠倒藉红英。
“金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苍苔”和“红英”则表现出春天的美丽。
禁断寻芳意绪,交加中酒心情。
诗人在表达对春天的向往时,也透露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多生。有客惜香盟。愁检瘗花铭。
反映出对爱情与友情的珍惜,同时也暗含对逝去的追忆。
渐数尽番风,强扶倭堕,还忍伶俜。
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愈加明显。
阴晴。问春未准,怕到头开落总无声。
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梦里催归杜宇,香车不劝逢迎。
结尾用梦中的杜宇鸟象征对归宿的渴望,暗示着人对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对爱情与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无奈,具有人生哲理的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瘦雪”是什么意思?
A. 雪花稀少
B. 雪花厚重
C. 雪花融化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无所谓
C. 厌恶
“杜宇”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归宿与思乡
C.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