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8:47
原文展示:
月是银釭溪是镜,云霓与作衣裳。夜寒独立竹篱傍。妆成那待粉,笑罢自生香。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从来林下异闺房。何须三弄笛,方断九回肠。
白话文翻译:
月亮像银色的灯,溪水如同明亮的镜子,云彩和彩虹为她披上华丽的衣裳。夜晚寒冷,我独自站在竹篱边。妆容打扮完毕,笑过之后自然散发出香气。自古以来,美人多命薄,白白让她们在风雪中傲然挺立。自古以来,在林下与闺房之间,何必三次吹笛,才会断肠呢?
注释:
- 银釭:银色的灯,指明亮的月光。
- 溪:小河、溪流,形容水面如镜。
- 云霓:云彩和彩虹,形容美丽的衣裳。
- 妆成:化妆打扮完毕。
- 自生香:自然散发出香气。
- 佳人:美丽的女子。
- 薄命:命运多舛,指命运不佳。
- 傲雪凌霜:在严寒中依然傲然挺立。
- 林下异闺房:林中与闺房之间的距离与隔阂。
- 三弄笛:指吹笛子,暗示思念和情感的表达。
- 九回肠:形容心中反复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玉,字逸民,号碣石,南宋时期的词人,作品以清丽脱俗著称。他的词风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美,特别擅长表现女性的柔情。
-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女性的美丽与命运,反映了时代对女性的关注与思考。
诗歌鉴赏:
《临江仙·月是银釭溪是镜》是一首描绘女性之美和生命哀愁的词作。词的开头通过“月是银釭,溪是镜”描绘出一个如梦似幻的夜景,月光如银,溪水如镜,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视觉享受。接着,词人描绘了夜寒中的孤独感,展现出那份独立和优雅。 “妆成那待粉,笑罢自生香”一句,生动地描写了美人打扮后的自信与魅力。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对美人命运的感慨,提到“自古佳人多薄命”,表达了一种对美丽与命运不公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展现了韩玉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尽管美人如花,却难逃命运的磨难,令人唏嘘不已。最后一句“何须三弄笛,方断九回肠”,则表达了对爱与思念的深刻理解,令人感受到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 月:象征着美丽与宁静,常常用来表达孤独与思念。
- 溪:代表着清澈与纯洁,象征着心灵的明净。
- 云霓:象征着美丽与华丽,反映出女子的优雅形象。
- 竹篱:暗示着自然与生活的简单,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香:代表着美人的魅力和情感的芬芳。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月是银釭”中的“银釭”指的是:
- A. 银色的灯
- B. 银色的鱼
- C. 银色的衣裳
- D. 银色的花
- “自古佳人多薄命”中的“薄命”是什么意思:
- A. 命运多舛
- B. 命运平稳
- C. 命运辉煌
- D. 命运长久
- 诗中提到的“何须三弄笛”是指:
- A. 吹笛子表达思念
- B. 吹笛子消遣时间
- C. 吹笛子招人
- D. 吹笛子庆祝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美丽与对爱情的渴望,但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变化。
- 柳永《雨霖铃》:同样探讨了爱情的苦涩与思念之情,但在意象上更为丰富,展现出一种更为深沉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