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3:13
原文展示:
林木南山荟蔚时,工斤樵斧竟朝侪。举知趋利青冥上,不念幽闺季女饥。
白话文翻译:
在南山林木茂盛的时候,樵夫们手持斧头争相上山砍柴。他们只知道追求高处的利益,却忘记了家中闺房里年轻女子的饥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号横渠,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并称“北宋四大家”。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理学方面有重要贡献。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人们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家庭责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载在观察社会现象时有所感而作,通过樵夫追求高处利益而忽视家中饥饿的季女,来批判当时社会人们只顾个人利益而忽视家庭和社会责任的现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樵夫追求高处利益与家中季女的饥饿,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人们只顾个人利益而忽视家庭责任的现实问题。诗中“林木南山荟蔚时”描绘了南山林木茂盛的景象,为樵夫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工斤樵斧竟朝侪”表明樵夫们争相上山砍柴,只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最后两句“举知趋利青冥上,不念幽闺季女饥”则是对这种行为的批判,指出他们忘记了家中饥饿的季女,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批判当时社会人们只顾个人利益而忽视家庭和社会责任的现象,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青冥”象征什么? A. 高处的利益 B. 天空 C. 山林 D. 家庭 答案:A
诗中“幽闺季女饥”反映了什么问题? A. 家庭责任被忽视 B. 季女饥饿 C. 社会资源分配不均 D. 樵夫们的勤劳 答案:A
诗中“工斤樵斧竟朝侪”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樵夫们争相上山砍柴 B. 季女在家中饥饿 C. 南山林木茂盛 D. 樵夫们回家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