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7:55
柳花飞满春归路,隔江暮云摇影。
草暗河桥,尘昏水驿,难觅仙翁丹井。
年光渐暝。任老鬓霜彫,壮心灰冷。
世故纷纭,寄书长拟问弘景。
山林多少胜地,四时萧散处,谈笑能领。
小舫寻诗,轻裘把钓,此意只今谁省。
斜阳迥迥。算往梦难追,旷怀休骋。
目断南湖,平芜千万顷。
春天的归路上,柳花飞满了道路,隔着江面,暮色中的云彩摇曳着影子。
草色昏暗的河桥,尘土弥漫的水驿,难以找到仙人的丹井。
年华逐渐暗淡,任凭白发渐生,壮志也逐渐消散。
世事纷繁复杂,寄书给朋友,常想问候弘景。
山林中有多少胜地,四季的萧条处,聊天时能领悟其中的乐趣。
小舟寻求诗意,轻裘钓鱼,这样的心情如今又有谁能理解?
斜阳远远地照耀着,往昔的梦难以追寻,心胸开阔却无所施展。
目光穿断南湖,平坦的芦苇荡成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邵亨贞(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子美,号素庵,擅长诗词,尤其是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乙未年春暮,正值春季末尾,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往昔的怀念。
《齐天乐 其五》以春天的柳花为引子,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中通过对春归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诗人的心境随着年华的渐渐暗淡而变得复杂,既有对过往理想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诗人提到“难觅仙翁丹井”,不仅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更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在意象的运用上,柳花、暮云、河桥等自然元素与人情世态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诗人在最后以“目断南湖,平芜千万顷”结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无尽的思索,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整体来看,诗歌不仅是对春天的描摹,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寻、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美丽的自然中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齐天乐 其五》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仙翁”象征着什么?
“目断南湖,平芜千万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