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思(三首)

《秋思(三首)》

时间: 2025-05-07 18:05:57

诗句

怅望知音阻汉皋,海门秋水欲成涛。

鹧鸪未肯随胡雁,燕子长教辟伯劳。

锦绣莫酬青玉案,琵琶空续紫檀槽。

可堪独闭帘栊坐,花影铺阶月正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5:57

原文展示:

秋思(三首)
作者: 贝琼 〔明代〕

怅望知音阻汉皋,海门秋水欲成涛。
鹧鸪未肯随胡雁,燕子长教辟伯劳。
锦绣莫酬青玉案,琵琶空续紫檀槽。
可堪独闭帘栊坐,花影铺阶月正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在汉皋的岸边怅然望着远方,听不到知音的回应,海门的秋水仿佛要变成波涛。鹧鸪不肯随胡雁而去,燕子却总是教唤着伯劳。锦绣的乐曲无法在青玉案上演奏,琵琶的音韵只能空自延续在紫檀槽里。独自一人关上窗帘坐着,花影洒在台阶上,月光正高。

注释:

  • 怅望:怅然地望着,感到惆怅和无奈。
  • 知音:指可以倾诉心声的朋友。
  • 汉皋:指汉水边的沙洲,古时多用于文人吟咏。
  • 海门:此处指江海交汇之处。
  • 鹧鸪:一种鸟,象征情感的牵挂。
  • 胡雁:北方的雁,代表离去的友人。
  • 伯劳:一种鸟,燕子常与之相对,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青玉案:古代用青玉制成的桌子,象征高贵的艺术品位。
  • 紫檀槽:指琵琶的琴槽,紫檀是一种名贵的木材。
  • 帘栊:窗帘、门窗的意思。

典故解析:

  • 知音:出自《论语》,孔子称伯牙为“知音”,意指理解自己音乐的朋友。
  • 海门:古时指江河入海的地方,常用以表现壮阔的自然景象。
  • 鹧鸪与胡雁:鹧鸪与胡雁分别代表留恋和离别的情感,反映出孤独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贝琼,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风格清丽而感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正是思乡、思友的时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反映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秋日时节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以“怅望”二字引入,直白而直击心灵,瞬间将读者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海门秋水欲成涛”体现出自然的宏伟与诗人的渺小,似乎在暗示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孤独。

“鹧鸪未肯随胡雁,燕子长教辟伯劳”则通过鸟类的比喻,表现出留恋与离别的复杂情感,鹧鸪的留恋与胡雁的远行形成强烈对比,燕子则象征着不舍与期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锦绣莫酬青玉案,琵琶空续紫檀槽”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求无法实现,暗示了艺术与情感的失落,令人感到惋惜。最后两句“可堪独闭帘栊坐,花影铺阶月正高”则通过静谧的夜晚描绘,表现出诗人在孤独中对美的欣赏与思索,尽管孤单,却也能在月光与花影中找到一丝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秋思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了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怅望知音阻汉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却因距离而无法相见的惆怅。
  • 海门秋水欲成涛:描绘了秋水的壮阔,反映出诗人内心波涛汹涌的情感。
  • 鹧鸪未肯随胡雁:鹧鸪不愿离去,表现了对故土和友人的眷恋。
  • 燕子长教辟伯劳:燕子在呼唤,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
  • 锦绣莫酬青玉案:美好的事物无法实现,表现出对艺术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感。
  • 琵琶空续紫檀槽:琵琶的声音无法持续,暗示孤独与失落。
  • 可堪独闭帘栊坐:独自一人,表现出孤独的情境。
  • 花影铺阶月正高:在孤独中仍能欣赏自然之美,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安静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类的行为比作人情感的流动。
  • 拟人:赋予鸟类以情感,使其能够表达诗人内心的惆怅。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孤独情感,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在孤独中寻找慰藉,体现了对美的坚守和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时光流逝,带来思念与惆怅。
  • 鹧鸪:代表情感的牵挂与留恋。
  • 燕子:象征亲近与期望,代表对未来的盼望。
  • 锦绣:象征美好事物,代表诗人的追求。
  • 琵琶:象征音乐与艺术,表现内心的情感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怅望知音阻汉皋”中的“知音”指的是: A. 朋友
    B. 知识
    C. 音乐

  2. “海门秋水欲成涛”中的“涛”指的是: A. 安静
    B. 波涛
    C. 雪花

  3. 诗中提到的“鹧鸪”象征: A. 离别
    B. 留恋
    C. 期待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枫桥夜泊》 - 张继
  3. 《秋夕》 - 杜牧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通过月光与孤独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对比。
  • 《枫桥夜泊》: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对大自然的描绘与感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后世诗词的比较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思 成材将还盱江幕以诗四章为贶次韵其二以识别 感秋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 自汉州之金堂过沈氏竹园小憩坐间微雨 三月二十二日作 石首县雨中系舟戏作短歌 杂咏园中果子 书幸 暮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侈纵偷苟 打拴 捻色 包含轶的词语有哪些 丢份 包含斑的成语 风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眼皮子浅 辰字旁的字 日增月益 双人旁的字 破曙 心惊肉战 翼护 采字旁的字 包含辗的词语有哪些 堂堂一表 包含罄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衰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