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1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15:08
浪淘沙
衰柳石桥边。且放江船。夕阳明上鹭鸶肩。瑟瑟丛芦声似雨,万顷秋烟。
风紧布帆偏。黯澹霜天。夹衣寒重要添绵。回首家山青渐远,乡思凄然。
在衰败的柳树旁,石桥边,暂时放下江船。夕阳照耀着,映在鹭鸶的肩上。芦苇丛中瑟瑟作响,声响仿佛像雨落一般,广袤的秋天烟雾弥漫。
风紧,帆布歪斜。阴沉的霜天,让我越加觉得寒冷,身上的衣服也显得更加单薄。回首望去,故乡的青山渐行渐远,心中思乡之情愈加凄凉。
作者介绍:杨芳灿,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抒发个人情感,常以清幽、婉约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浪淘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苦闷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此时,诗人或许身处异乡,面对秋天的萧瑟,感受到身心的疲惫与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浪淘沙》以清丽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旅人在秋日傍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衰柳与石桥交相辉映,构成了一个凄凉的自然图景。随着江船的放下,诗人似乎在放下心中的重担,然而夕阳下的鹭鸶却令人更加感到孤独,仿佛这美丽的景色也无法抚慰内心的寂寞。
接着,诗中描绘了秋日的声响,瑟瑟的芦苇声如雨般细腻,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万顷秋烟则象征着无尽的思绪,弥漫在诗人的心头。紧接着,风的呼啸与霜天的阴沉,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气氛,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愈发明显。
最后,回首家乡的青山,渐行渐远的情景让乡愁愈加凄然。诗人在此刻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深刻地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土的眷恋,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又优美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衰柳”象征什么?
A. 生机
B. 衰老与无情
C. 美丽
答案:B
“夕阳明上鹭鸶肩”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欢乐
B. 宁静与优雅
C. 伤心
答案:B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忘记
B. 眷恋与思念
C. 轻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浪淘沙》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后者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索。两首诗都展现了孤独的旅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