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1:55
巫峡何危哉,夹拱如龙门。
禹治九州不得到此,峡口水作雷霆奔。
问汝江中人,几日三巴去?
峨眉五月销古雪,滟滪堆深虎须怒。
巫峡之险安可攀,胡为吴樯楚柁日日来往乎其间?
高堂中有如花颜,银屏翠箔青春闲。
涉此万里道,经年犹未还。
黄金不买死,直欲高南山。
汝舟非龙汝非虎,鼋鼍出没馋蛟舞。
前者已脱后者号,江神无情天又雨。
石巉岩兮利刃攒,一叶宛转行千盘。
睹此魂魄悸,岂待杜宇夜叫猿声酸。
安得凿之尽平土,万古不识风波苦。
巫峡真是危险啊,峡谷的两侧如同龙门般耸立。
大禹治水时也没能到达这里,峡口的水流如雷霆般奔涌。
我问你,这江中的人,三巴的路要走几日呢?
在峨眉山的五月,古老的雪早已融化,滟滪河的水流深处,像怒虎的须发般翻腾。
巫峡的险峻怎么能攀登?为什么吴国的船只楚国的橹每天都要在这儿来往?
高堂之上有如花般的面容,银屏和翠箔映衬着青春的闲适。
经历这万里艰难的旅途,经过多年依然未能归还。
黄金也买不到我的命,我只想直往高南山去。
你的船不是龙,你也不是虎,鼋鼍在水中出没,像是贪婪的蛟龙在舞动。
前面的已然逃脱,后面的又发出号声,江神无情,天又在下雨。
石壁高耸如刀锋,船只在曲折中行驶千回百转。
见到这样的景象,心中悸动,难道还要等到杜宇在夜里叫唤,猿声凄厉才会感到悲伤吗?
怎么能将这巫峡凿平,让后人永远不知风波的苦楚?
贝琼,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郭忠恕出峡图》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中对巫峡的描绘,表现出对壮丽山水的赞美与对艰险旅途的感慨。
《郭忠恕出峡图》是一首充满了险峻与壮丽的诗作,诗人在巫峡这一自然景观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开篇直入主题,以“巫峡何危哉”引出巫峡的险峻,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危险。接着,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大禹的提及,突显出巫峡的不可征服,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诗中多处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如“峨眉五月销古雪”,通过季节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石巉岩兮利刃攒”则形象地描绘了巫峡的险峻,仿佛刀锋一般,让人心生畏惧。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不仅感叹巫峡的壮丽与危险,更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黄金不买死,直欲高南山”一句,表现了对生命与理想的执着,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历程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艰难旅途的感慨。
巫峡何危哉,夹拱如龙门。
开篇直入巫峡的险峻,形象地描绘出峡谷的壮丽形态。
禹治九州不得到此,峡口水作雷霆奔。
以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强调巫峡的难以征服,水流声如雷,增添了气势。
问汝江中人,几日三巴去?
通过对话式的问询,表现旅途的艰辛与时间的流逝。
峨眉五月销古雪,滟滪堆深虎须怒。
自然景象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展现出峨眉山的变化与水势的汹涌。
巫峡之险安可攀,胡为吴樯楚柁日日来往乎其间?
质疑人们为何在如此险峻之地来往,形成强烈的对比。
高堂中有如花颜,银屏翠箔青春闲。
描述高贵的生活,与艰难的旅途形成对照。
涉此万里道,经年犹未还。
感叹旅途的漫长与艰辛,留有深深的无奈与期待。
黄金不买死,直欲高南山。
表达对生命的渴望与追求理想的坚定。
汝舟非龙汝非虎,鼋鼍出没馋蛟舞。
强调船只的脆弱,暗示潜在的危险。
前者已脱后者号,江神无情天又雨。
通过描绘自然的无情,表现人对自然的无奈。
石巉岩兮利刃攒,一叶宛转行千盘。
描绘航行的艰辛,增添了紧张感。
睹此魂魄悸,岂待杜宇夜叫猿声酸。
表达心中的恐惧与不安,杜宇的叫声成为悲伤的象征。
安得凿之尽平土,万古不识风波苦。
结尾的感慨,渴望平安与宁静,反映出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对巫峡壮丽与险峻的敬畏,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生命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无奈与渴望。
诗中提到的巫峡以什么著称?
诗中“大禹治水”体现了什么主题?
诗中“黄金不买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