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23:1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23:18:06
万折千蟠去不回,不知处士为谁栽。
钱塘九里空萧瑟,得似天孙送种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感慨。那松树经历了千万次的曲折和扭转,却依然没有返回的可能,不知道这位隐士是为谁而种下这棵树。在钱塘江的九里之地,四周显得空寂萧瑟,仿佛是天上的孙子把种子送来一般。
华岳,宋代诗人,其生平和创作情况资料较为稀少,但其作品风格清丽,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钱塘江时,看到松树的生长状态,引发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树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隐士生活的理解。首句“万折千蟠去不回”营造出一种苍劲的意象,让人联想到松树的坚韧与不屈。这里的松树不仅仅是一种植物的描写,更是隐士精神的象征,表现出一种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持的态度。第二句提到“处士”,引导读者思考隐士种树的动机,似乎在暗示隐士的生活选择与世俗的隔绝。接着“钱塘九里空萧瑟”,则用景衬情,营造出一种孤独而萧条的氛围,进一步突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最后一句通过“天孙送种”,则引入了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传递,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仿佛在告诉读者,生命的意义在于播种与生长,而非结果。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和隐士的思考,表达人生的曲折与孤独,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传递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诗中“万折千蟠”是形容什么?
“得似天孙送种来”中的“天孙”指的是?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均表现了隐士对自然的热爱,但华岳更加强调了生命的曲折与哲理,而王维则更多体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和谐。两首诗在意境与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