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阆州东园十咏·曲池

《阆州东园十咏·曲池》

时间: 2025-04-23 17:58:02

诗句

水似珠珰入,池如玉磬开。

临流唯自适,鱼鸟莫相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58:02

原文展示:

阆州东园十咏·曲池 水似珠珰入,池如玉磬开。 临流唯自适,鱼鸟莫相猜。

白话文翻译:

水流如同珍珠串一般注入池中,池塘宛如玉制的磬器敞开。 站在水边只为了自我舒适,鱼儿和鸟儿不要互相猜疑。

注释:

  • 珠珰: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这里比喻水流细小而连续。
  • 玉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玉制成,这里比喻池塘的形状和质地。
  • 临流:靠近水边。
  • 自适:自我感到舒适。
  • 莫相猜:不要互相猜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和田园诗。这首诗是他在阆州东园游玩时所作,描绘了园中曲池的景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宁静生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游览阆州东园时,被园中的曲池美景所吸引,即兴创作的。诗中通过对曲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曲池的静谧美景,通过“水似珠珰入,池如玉磬开”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细腻和池塘的清澈。后两句“临流唯自适,鱼鸟莫相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希望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不受外界干扰。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凝练,体现了文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似珠珰入”:用“珠珰”比喻水流,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细腻和连续。
  • “池如玉磬开”:用“玉磬”比喻池塘,形象地描绘了池塘的形状和质地。
  • “临流唯自适”:表达了诗人站在水边,只为了自我感到舒适。
  • “鱼鸟莫相猜”:希望鱼儿和鸟儿不要互相猜疑,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珠珰”和“玉磬”比喻水流和池塘,增强了形象性。
  • 拟人:“鱼鸟莫相猜”赋予鱼鸟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曲池的美景,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珰:比喻水流的细腻和连续。
  • 玉磬:比喻池塘的形状和质地。
  • 临流:靠近水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 鱼鸟:象征自然界的生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似珠珰入”中的“珠珰”比喻的是什么? A. 水流 B. 池塘 C. 鱼鸟 D. 诗人
  2. 诗中“池如玉磬开”中的“玉磬”比喻的是什么? A. 水流 B. 池塘 C. 鱼鸟 D. 诗人
  3. 诗中“临流唯自适”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的热爱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鱼鸟的喜爱 D. 对珠珰的欣赏
  4. 诗中“鱼鸟莫相猜”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对自然美的热爱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鱼鸟的喜爱 D. 对珠珰的欣赏

答案:1. A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之美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文同的《阆州东园十咏·曲池》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之美的向往,但文同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内心的宁静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鹧鸪天·绿酒红灯漏 临江仙·和子珍 蓦山溪 金缕曲 送朱文盎归鸳湖 好事近 沂水道中 摸鱼子 雄县汎舟 霜天晓角 涿州道中望胡良僧寺作 好事近 潞河秋汎 齐天乐 题朱锡鬯烟雨归耕图 菩萨蛮·题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殒的词语有哪些 博采群议 鳥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饶羡 鸿鹄之志 干谋 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庄静 知己之遇 包含凸的词语有哪些 哽哽 女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坦腹东床 约言 戟指怒目 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