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郑氏北墅

《题郑氏北墅》

时间: 2025-05-02 04:49:46

诗句

篮舆度浮梁,朝岚尚蒙蒙。

十有九日雨,得晴类投空。

游岩既原适,访隐亦好从。

道傍得野舍,一迳幽且能。

主人谁与者,其祖郑七松。

流风被云仍,真有隐者风。

问年七十余,曳履不扶筇。

我年仅其半,而已衰龙钟。

岂其养生效,殆自起死功。

若人种艺法,橐驼安取同。

木老德亦熟,闻之苏长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9:46

原文展示:

题郑氏北墅 赵蕃 〔宋代〕 篮舆度浮梁,朝岚尚蒙蒙。十有九日雨,得晴类投空。游岩既原适,访隐亦好从。道傍得野舍,一迳幽且能。主人谁与者,其祖郑七松。流风被云仍,真有隐者风。问年七十余,曳履不扶筇。我年仅其半,而已衰龙钟。岂其养生效,殆自起死功。若人种艺法,橐驼安取同。木老德亦熟,闻之苏长公。

白话文翻译:

我乘坐篮舆渡过浮桥,早晨的山雾还朦胧。十九天都在下雨,今天终于晴朗如空。游览山岩本就愉快,探访隐士更是乐事。在路边发现一座野舍,小径幽深且巧妙。主人是谁呢?他的祖先是郑七松。流传下来的风范如同云彩,确实有隐士的风范。询问年纪已七十多岁,走路不需扶杖。而我年纪仅是他的一半,却已衰老如龙钟。难道是养生的效果,还是自愈的功劳?那人的种植技艺,岂是橐驼所能比拟。树木老去德行也成熟,听说是苏长公所言。

注释:

  • 篮舆:古代的一种轻便交通工具,类似轿子。
  • 浮梁:浮桥。
  • 朝岚:早晨的山雾。
  • 蒙蒙:朦胧不清的样子。
  • 投空:比喻晴朗无云。
  • 游岩:游览山岩。
  • 访隐:探访隐士。
  • 野舍:乡间的房屋。
  • 一迳:一条小径。
  • 幽且能:幽深且巧妙。
  • 郑七松:主人的祖先,可能是一位隐士。
  • 流风被云仍:流传下来的风范如同云彩。
  • 曳履:拖着鞋子走路。
  • 扶筇:扶着拐杖。
  • 龙钟:形容衰老的样子。
  • 养生效:养生的效果。
  • 起死功:自愈的功劳。
  • 橐驼:骆驼。
  • 木老德亦熟:树木老去德行也成熟。
  • 苏长公: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此诗可能是赵蕃在游览郑氏北墅时所作,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览郑氏北墅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提到的“郑七松”可能是主人的祖先,是一位隐士,赵蕃通过对其风范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赵蕃描绘了自己乘坐篮舆渡过浮桥,早晨的山雾还朦胧,十九天都在下雨,今天终于晴朗如空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接着,他描绘了在路边发现一座野舍,小径幽深且巧妙,主人是谁呢?他的祖先是郑七松,流传下来的风范如同云彩,确实有隐士的风范,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最后,他询问年纪已七十多岁,走路不需扶杖,而我年纪仅是他的一半,却已衰老如龙钟,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篮舆度浮梁,朝岚尚蒙蒙:乘坐篮舆渡过浮桥,早晨的山雾还朦胧。
  2. 十有九日雨,得晴类投空:十九天都在下雨,今天终于晴朗如空。
  3. 游岩既原适,访隐亦好从:游览山岩本就愉快,探访隐士更是乐事。
  4. 道傍得野舍,一迳幽且能:在路边发现一座野舍,小径幽深且巧妙。
  5. 主人谁与者,其祖郑七松:主人是谁呢?他的祖先是郑七松。
  6. 流风被云仍,真有隐者风:流传下来的风范如同云彩,确实有隐士的风范。
  7. 问年七十余,曳履不扶筇:询问年纪已七十多岁,走路不需扶杖。
  8. 我年仅其半,而已衰龙钟:而我年纪仅是他的一半,却已衰老如龙钟。
  9. 岂其养生效,殆自起死功:难道是养生的效果,还是自愈的功劳?
  10. 若人种艺法,橐驼安取同:那人的种植技艺,岂是橐驼所能比拟。
  11. 木老德亦熟,闻之苏长公:树木老去德行也成熟,听说是苏长公所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得晴类投空”比喻晴朗无云。
  • 拟人:如“木老德亦熟”将树木拟人化,赋予其德行。
  • 对仗:如“游岩既原适,访隐亦好从”中的“游岩”与“访隐”,“既原适”与“亦好从”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赵蕃描绘了自己乘坐篮舆渡过浮桥,早晨的山雾还朦胧,十九天都在下雨,今天终于晴朗如空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接着,他描绘了在路边发现一座野舍,小径幽深且巧妙,主人是谁呢?他的祖先是郑七松,流传下来的风范如同云彩,确实有隐士的风范,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最后,他询问年纪已七十多岁,走路不需扶杖,而我年纪仅是他的一半,却已衰老如龙钟,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篮舆:古代的一种轻便交通工具,类似轿子。
  • 浮梁:浮桥。
  • 朝岚:早晨的山雾。
  • 蒙蒙:朦胧不清的样子。
  • 投空:比喻晴朗无云。
  • 游岩:游览山岩。
  • 访隐:探访隐士。
  • 野舍:乡间的房屋。
  • 一迳:一条小径。
  • 幽且能:幽深且巧妙。
  • 郑七松:主人的祖先,可能是一位隐士。
  • 流风被云仍:流传下来的风范如同云彩。
  • 曳履:拖着鞋子走路。
  • 扶筇:扶着拐杖。
  • 龙钟:形容衰老的样子。
  • 养生效:养生的效果。
  • 起死功:自愈的功劳。
  • 橐驼:骆驼。
  • 木老德亦熟:树木老去德行也成熟。
  • 苏长公: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郑七松”是谁? A. 主人的祖先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位隐士 D. 一位文学家 答案:A

  2. 诗中“得晴类投空”比喻什么? A. 晴朗无云 B. 下雨 C. 阴天 D. 雾气 答案:A

  3. 诗中“我年仅其半,而已衰龙钟”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隐士的羡慕 B. 诗人对自己的衰老感到无奈 C. 诗人对隐士的尊敬 D. 诗人对隐士的赞美 答案:B

  4. 诗中“木老德亦熟”中的“木老”指的是什么? A. 树木老去 B. 隐士老去 C. 诗人老去 D. 郑七松老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暝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题郑氏北墅》与苏轼的《赤壁赋》: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而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 赵蕃的《题郑氏北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而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赵蕃的诗风。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苏轼的诗风。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王维的诗风。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爱酒情地闲雅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过勤政楼 秋夜与友人宿 赠别 有怀重送斛斯判官 别怀 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 寄远 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传杯弄盏 孽海花 邑字旁的字 托妻寄子 聿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包含策的成语 主视 飞扬浮躁 龝字旁的字 省方观民 温柔敦厚 先机 倒八字的字 香印 杀杀 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焦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