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舟行

《舟行》

时间: 2025-05-01 03:29:40

诗句

如驶舟行疾,声喧万马归。

奔云随岸转,远树负天飞。

风足帆能饱,江宽浪亦威。

好山难注目,樯燕漫相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9:40

原文展示:

如驶舟行疾,声喧万马归。
奔云随岸转,远树负天飞。
风足帆能饱,江宽浪亦威。
好山难注目,樯燕漫相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船行江上的壮丽景象。就像一只快速航行的小舟,船声如同万马奔腾的喧嚣。在船只疾行的同时,云彩也在岸边奔跑,远处的树木仿佛在天空中翱翔。船帆在强风的助推下鼓起,江面宽阔,波浪也显得威猛。面对美丽的山景,却难以细看,只有桅杆上的燕子悠闲地飞翔、徘徊。

注释:

  • 驶舟:行驶的小船。
  • :迅速、急速。
  • 声喧:声音响亮、喧闹。
  • 奔云:快速移动的云彩。
  • 负天飞:形容远处的树木高大,似乎在承载着天空。
  • 樯燕:指桅杆上的燕子,象征自由自在。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使用了许多自然景象与航行的比喻,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书宸,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书,但他的诗作在清代文人中受到喜爱,风格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主题,重视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创作背景:

《舟行》创作于诗人游历江河湖海之际,因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旅途的感受,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舟行》是一首表现江河自然景观的诗作,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船行江中时的急速感和周围的壮丽风光。开头两句“如驶舟行疾,声喧万马归”就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动感十足的场景。诗人用“万马归”形容船行的声音,极具夸张和对比的效果,使得小舟的航行显得格外生动。

接下来的“奔云随岸转,远树负天飞”,进一步扩展了诗的空间感,云与树的描写让人感觉到一种动态的美,不仅是静态的自然景观,更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尤其是“负天飞”的意象,给人一种树木高耸入云的感觉,渲染了自然的壮丽。

在“风足帆能饱,江宽浪亦威”中,诗人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叹,强烈的风与宽阔的江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描绘出航行中的壮阔场面。最后两句“好山难注目,樯燕漫相依”则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遗憾,虽然山景美丽,但在快节奏的航行中却难以细看,反衬出一种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如驶舟行疾:形容船行得迅速,如同急速行驶的小船。
  2. 声喧万马归:声音像万马奔腾般喧闹,强调船行的急促。
  3. 奔云随岸转:云彩随着岸边的移动而转动,表现出动态的感觉。
  4. 远树负天飞:远处的树木高大,似乎在承载着天空,表现出自然的豪迈。
  5. 风足帆能饱:风力充足,船帆鼓起,显示出航行的顺利。
  6. 江宽浪亦威:江面宽广,波浪也显得威猛,描绘出水面的壮丽。
  7. 好山难注目:美丽的山景在快行的过程中难以细看。
  8. 樯燕漫相依:桅杆上的燕子悠闲地飞翔,象征自由自在的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行的声音比作万马奔腾,生动形象。
  • 拟人:描绘云彩与树木的动态,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风足帆能饱,江宽浪亦威”,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自由航行的向往以及在美丽中却难以细看事物的惆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旅途与探索。
  • :象征变化与自由。
  • :象征坚韧与高远。
  • :象征动力与助力。
  • :象征美丽与静谧。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如驶舟行疾”意指什么?

    • A. 船行得很慢
    • B. 船行得很快
    • C. 船在停泊
  2. “声喧万马归”中的“万马”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 A. 船的声音
    • B. 船的速度
    • C. 江水的波浪
  3.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

    • A. 风足帆能饱
    • B. 好山难注目
    • C. 江宽浪亦威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舟行》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壮丽山河的赞美。然而,《登鹳雀楼》更多地体现了登高望远的胸怀,强调了视野的开阔,而《舟行》则更侧重于航行过程中的动态与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得徐伯雨太平书奉答 次天渊韵二首 其二 颂古 观莲所 其二 寿柳文范中书母 赠吾谨五首 其一 杂感四首 其二 率饮亭二十绝 其十三 经月少雨无雷连日方闻之 中元日得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頁字旁的字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止字旁的字 资结尾的成语 鹓动鸾飞 真赞 劳能 猪牙子 青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罗掘俱穷 贫嘴贱舌 种界 包含拣的词语有哪些 视死如归 釆字旁的字 咽结尾的成语 安弱守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