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4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43:29
濯清偏称过秋霖,
廿二年前未解吟。
一段横塘烟雨意,
好教他日验斯今。
这段清澈的水流正好被秋雨洗净,
二十二年前我还不懂得吟咏。
这一片横塘的烟雨情景,
希望将来能够验证我今天的感受。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代的乾隆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弘历的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乾隆年间,正值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思考,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莲花和烟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观莲所 其二》是一首充满感怀的诗作,诗中的意象以清水、秋霖、烟雨为主,构建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开头提到“濯清偏称过秋霖”,诗人以清水映衬秋雨,意在强调自然界的洗净与清新,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净化。而“廿二年前未解吟”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岁月的流逝使得他对自然的理解逐渐加深,二十二年前的无知与现在的领悟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一段横塘烟雨意”,描绘了横塘在烟雨中的朦胧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最后的“好教他日验斯今”,则是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回首今日的感受,验证当下的情感。这种时间的交错感,增强了诗作的层次感与哲理性,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眼前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人回忆过去多少年?
A. 十年
B. 二十二年
C. 三十年
诗中“烟雨意”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惆怅
C. 开心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友情的思念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间的感慨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