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3:07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廼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於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常相返离,结为一块太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爱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07
心竟恁地歌
作者: 白玉蟾 〔宋代〕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廼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於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常相返离,结为一块太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爱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我这一生从不相信有神仙,也不知道有大罗天。
听人说蓬莱仙境,忍不住掩面笑那狂妄的言论。
七次炼制的还丹多是虚妄,常常被人称为虚传。
世上都传说神仙能够飞升,又说不死可以延续万年。
肉身既然没有翅膀必然会坠落,人生没有百岁如何能延长?
眼前只见生死相许,生与死相互辗转循环。
翠虚真人和我说,他所见的与我大相径庭。
恐怕是因为人缘浅薄,寿命自然归于黄泉。
人身只有三样东西,精神与气息常常需要保全。
其精非交感之精,乃是玉皇口中的涎液。
其气并非呼吸之气,乃是太素烟雾所化。
其神并非思虑之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听了他的言论也感到恐惧,既恐惧又怀疑,紧握拳头。
但知在日常的动止之间,一物相处总是团圆。
这物的根基乃是精气,精气恐怕是充盈于身中。
岂知这精、神、气,根源于父母未生之前。
这三者从未常常分离,结为一体,浩渺无边。
人之生死无非如此,这物湛寂又何伤呢。
我将清醒地自思,老者必不虚言。
我将有可爱之业,必定以此来示言说法。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耳相传。
你若持之以恒三两日,天地日月都如绵软。
忽然咀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我年轻时已留心,必不至于此仍恋尘缘。
且想八百与三千,云鹤相伴翩翩而来。
作者介绍:
白玉蟾,字素庵,号无白,宋代道士,擅长诗词,尤其在道教文化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他的作品常体现对道教哲学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道教信仰及长生不老的追求与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索。诗中涉及的诸多道教思想,体现了白玉蟾在道教文化中的深厚造诣。
《心竟恁地歌》是一首深邃的道教哲学诗,诗人通过对神仙、长生、肉体与精神的思考,质疑了传统信仰的合理性。开篇即表达对神仙及大罗天的不信,紧接着以蓬莱的传说为引,展示了对人们对超自然现象的嘲讽与怀疑。白玉蟾通过对“还丹”与“飞升”的讨论,揭示出道教炼丹术背后的虚幻与不实。
诗中“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一句,强调了人身的精、气、神三者的统一与重要性。诗人在探讨生死的循环时,提出“此物湛寂何伤焉”,展示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哲学思考,暗示着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展现了白玉蟾对道教哲学的独特见解,既有个人的反思,又反映了时代的思想潮流。通过对生死、长生的深刻思考,诗人最终得出一种平和的态度,体现了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的哲学理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本质,质疑传统信仰与长生不死的幻想,强调了对生命的理解与接受,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白玉蟾所指的“蓬莱”是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人身只有三般物”指的是____、____和____。
判断题:诗人认为生死是可以被延续的。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