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09
作者: 马钰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心狂意乱,歌迷酒惑。损伤三魂七魄。不顾危亡,一向贪恋财色。追陪花朋酒友,便联镳夸衒玉勒。宴赏处,向笙歌丛里,卖弄俊格。纵有石崇富贵,这朱颜绿鬓,怎生留得。止是行尸走骨,呆老九伯。时间荣华虽好,奈无常之事怎测。如省觉,做修持,非凡宾客。
心中狂妄意乱,被歌声和酒色所迷惑,损伤了我的三魂七魄。对此我无所顾忌,贪恋财富与美色。与花友酒友追逐嬉戏,便自夸自耀,炫耀自己的风采。在聚会的地方,任由笙歌缭绕,尽情卖弄自己的才华。即使有石崇那样的富贵,鲜艳的容颜和青翠的鬓发,又能留住什么呢?不过是行尸走骨,呆呆地像个老头。虽然时间和荣华都很好,但无常的事情又怎能预测呢?若能觉悟,修身养性,才是非凡的宾客。
马钰,元代诗人,字子华,号云峰,主要以词闻名,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其风格往往充满了对世俗的批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该诗写于元代,正是世俗风气盛行之时,诗人通过对奢华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享乐生活的反思与批判,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满庭芳》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狂欢和享乐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追求财富与美色中迷失自我的状态。开头几句直抒胸臆,强调了心境的混乱和被酒色所困的无奈。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追陪花朋酒友”来刻画那种热闹的场景,然而这种热闹背后却是对生命意义的轻视与遗忘。
诗中提到“即使有石崇富贵”,表现了对财富的讽刺,强调了外在的繁华无法真正留住人心。诗人敏锐地洞察到,尽管时间与荣华好似美好的追求,但却有着无法控制的无常,因而更显得人生的脆弱与无奈。最后,诗人呼吁人们应当觉悟,修身养性,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而不是仅仅沉溺于表面的享乐。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享乐生活的批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觉悟与修身的重要性,提倡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诗中提到的“石崇”是指哪个时代的人物?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心狂意乱”中的“狂”意思是:
A. 疯狂
B. 快乐
C. 忙碌
D. 忍耐
诗人认为真正的“非凡宾客”应当具备什么特质?
A. 财富
B. 忍耐
C. 觉悟与修身
D. 名声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马钰的《满庭芳》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与人生的无常,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豪放人生的追求与享乐。两者在主题与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却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