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3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39:09
次韵酬陆放翁
——潘柽
瘦藤白苧岸乌纱,
随分酬春领物华。
西崦三椽休问舍,
南湖一带近栽花。
眼昏客忱多储菊,
肺渴僧庖屡借茶。
无事閒门便早睡,
清灯唤起为吟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岸边有瘦弱的藤蔓和白苧,穿着乌纱帽的人们在春天的花海中随意享受着春光。西边的山头上,三间小屋不必打扰,南湖一带则开满了花朵。眼睛昏沉的我,心中储藏着菊花的情意;口渴的和尚多次向我借茶。无所事事的我,早早就关上了门,清灯下又被唤醒,继续为吟咏而作。
潘柽(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平多不详。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为主题,语言清新,风格质朴,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此诗是潘柽应陆放翁的邀请而作,旨在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以及自己闲适生活的感悟。陆放翁是南宋著名的诗人,擅长描绘自然场景与人生哲理,潘柽的这首诗正是对其诗风的一种回应。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与诗人内心的闲适情怀。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瘦藤和白苧构成了生机与柔弱的对比,乌纱的出现则暗示了人们在春光中的惬意与悠然。接着,诗人提到西崦的三椽小舍,表现出一种对世俗喧嚣的淡泊态度,而南湖一带的花开又为这幅画卷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后面的几句则从个人的感受出发,表达了对菊花的珍藏与对友人借茶的体恤,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温情与对友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无事早睡收尾,展现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清灯之下再次被唤醒,继续吟咏,表现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不懈追求与热爱。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闲适而清新的气息,仿佛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宁静。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中“瘦藤白苧”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诗人提到的“南湖一带”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无事閒门便早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