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

《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

时间: 2025-05-07 22:09:22

诗句

露下空林百草残,临风有恸奠椒兰。

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

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

巫招虞殡俱零落,欲访遗书远道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9:22

原文展示: 露下空林百草残,临风有恸奠椒兰。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巫招虞殡俱零落,欲访遗书远道难。

白话文翻译: 露水滴落在空旷的林中,百草凋残,我在风中悲痛地祭奠着椒兰。韭溪的鲜血化作了幽深的碧泉,蒿里的魂魄在白日中感到寒冷。一代的文才如同左丘明和司马迁般消逝,但千秋的仁义却留存在吴炎和潘柽章身上。巫招和虞殡的乐曲都已零落,想要寻访他们的遗书,却因路途遥远而困难重重。

注释:

  • 露下空林:形容秋天的景象,露水滴落在空旷的林中。
  • 百草残:指草木凋零。
  • 临风有恸:在风中感到悲痛。
  • 奠椒兰:祭奠时使用的香料,这里指祭奠。
  • 韭溪血化幽泉碧:比喻烈士的鲜血化作了幽深的碧泉。
  • 蒿里魂归白日寒:蒿里指墓地,魂归指灵魂归来,白日寒形容气氛凄凉。
  • 一代文章亡左马:左马指左丘明和司马迁,这里指文才消逝。
  • 千秋仁义在吴潘:吴潘指吴炎和潘柽章,这里指他们的仁义精神永存。
  • 巫招虞殡:古代的丧葬乐曲。
  • 零落:散失,不复存在。
  • 遗书:指留下的著作或文献。
  • 远道难:路途遥远,难以到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学问应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该诗是顾炎武在祭奠吴炎和潘柽章两位节士时所作,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德和牺牲精神的敬仰。

创作背景: 吴炎和潘柽章是明末清初的两位节士,因坚持抗清而被杀害。顾炎武在汾州(今山西汾阳)祭奠他们时,感慨于他们的牺牲和自己的孤独,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诗中“露下空林百草残”一句,以自然景象的凋零来象征时代的衰败和个人的孤独。“韭溪血化幽泉碧”和“蒿里魂归白日寒”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烈士的牺牲和灵魂的不朽。最后两句“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既表达了对过去文才消逝的哀悼,也强调了吴炎和潘柽章仁义精神的永恒。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顾炎武对节士的敬仰和对时代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首句“露下空林百草残”,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为全诗的悲壮情感定下基调。
  • 第二句“临风有恸奠椒兰”,直接表达了作者在风中悲痛地祭奠烈士的情感。
  • 第三句“韭溪血化幽泉碧”,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烈士的鲜血化作幽深的碧泉,象征他们的牺牲精神。
  • 第四句“蒿里魂归白日寒”,以蒿里和白日寒的意象,表达了烈士灵魂的归来和凄凉的气氛。
  • 第五句“一代文章亡左马”,通过对左丘明和司马迁的提及,表达了对过去文才消逝的哀悼。
  • 第六句“千秋仁义在吴潘”,强调了吴炎和潘柽章仁义精神的永恒。
  • 最后两句“巫招虞殡俱零落,欲访遗书远道难”,表达了作者对烈士遗书的渴望和寻访的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韭溪血化幽泉碧”,将烈士的鲜血比作幽深的碧泉。
  • 拟人:如“蒿里魂归白日寒”,将灵魂的归来拟人化。
  • 对仗:如“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通过对比,强调了文才的消逝和仁义的永恒。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烈士的祭奠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烈士牺牲精神的敬仰和对时代衰败的感慨。诗中强调了仁义精神的永恒,体现了顾炎武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露下空林:秋天的景象,象征时代的衰败和个人的孤独。
  • 百草残:草木凋零,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韭溪血化幽泉碧:烈士的鲜血化作幽深的碧泉,象征牺牲精神。
  • 蒿里魂归白日寒:灵魂的归来和凄凉的气氛,象征烈士的不朽和时代的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韭溪血化幽泉碧”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一代文章亡左马”一句,提到了哪两位历史人物? A. 左丘明和司马迁 B. 吴炎和潘柽章 C. 孔子和孟子 D. 李白和杜甫

  3. 诗中“千秋仁义在吴潘”一句,指的是哪两位节士? A. 左丘明和司马迁 B. 吴炎和潘柽章 C. 孔子和孟子 D. 李白和杜甫

答案:

  1. A. 比喻
  2. A. 左丘明和司马迁
  3. B. 吴炎和潘柽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顾炎武的其他诗作,如《秋风行》、《登岳阳楼》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
  • 其他明末清初诗人的作品,如黄宗羲、王夫之等,可以比较他们对时代的感慨和对节士的敬仰。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和对节士的敬仰,但顾炎武的诗更加强调仁义精神的永恒。
  •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顾炎武的诗更加注重对烈士的祭奠和对牺牲精神的赞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顾炎武全集》
  • 《明末清初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八首 其三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六十一 望江南 其二 答碧梧姊五忆诗 望江南 其九 望江南 其五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十七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一 望江南 其二 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望江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避迹藏时 风字旁的字 包含岂的成语 朵子 同字框的字 见棱见角 走之旁的字 用夏变夷 波涛汹涌 包含棍的词语有哪些 鱼栽 单人旁的字 桃花运 妙算神机 租秩 龝字旁的字 养生丧死 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