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3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7:56
石州慢 忆别
作者:张野 〔元代〕
红雨西园,香雪东风,还又春暮。
当时双浆悠悠,送客绿波南浦。
阳关一阕,至今隐隐余音,
眼前浑是分携处。
此恨有谁知,倚阑干无语。
凝伫。
天涯几许离情,化作暮云千缕。
过尽征鸿,依旧归期无据。
京尘染袂,故人应念飘零,
岂知翻被功名误。
无处着羁愁,满春城烟雨。
在西园的红雨、东风的香雪中,春天的暮色又再次降临。
那时我们乘船送别,轻松地划过绿波南浦。
阳关的曲子至今仍在耳畔回响,
眼前满是当初的相聚与离别。
这种离愁又有谁能理解,我倚靠在栏杆上无言以对。
静静伫立,
天涯有多少离情,化作千缕暮云。
经过的鸿雁,归期仍然无凭无据。
京城的尘埃沾染了衣襟,故人恐怕也在思念漂泊,
岂能知道这些都是被功名所误。
无处寄托我的愁苦,满城春雨中弥漫着忧伤。
作者介绍:张野,元代诗人,字子野,号云峰,籍贯不详。他的诗作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与友人离别之际,表达了对离别的依依不舍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元代,士人往往因仕途与友人分离,情感上对离别的描写尤为细腻。
《石州慢 忆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词,诗人在描绘春天景象的同时,融入了自己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的“红雨西园,香雪东风,还又春暮”,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短暂。随之而来的送别场景,“双浆悠悠,送客绿波南浦”,则生动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仿佛让人置身其中。
“阳关一阕,至今隐隐余音”,这句描绘了送别时所唱的曲调,成为了离别后心中难以忘怀的回响。诗人使用“此恨有谁知,倚阑干无语”的句子,表达了对离愁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诉说这份感情无人能懂。
全诗的情感逐渐深入,尤其是“过尽征鸿,依旧归期无据”,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孤寂感。最后两句“无处着羁愁,满春城烟雨”,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春雨中的愁苦仿佛无处不在,令人倍感惆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功名误导的反思,情感真挚,蕴含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阳关”是指什么?
A. 一种乐曲
B. 一种花
C. 一条道路
D. 一种饮料
“无处着羁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与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