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7:58
夜过洞庭
作者: 殷尧藩 〔唐代〕
笙歌只解闹花天,
谁是敲冰掉小船。
为觅潇湘幽隐处,
夜深载月听鸣泉。
夜晚经过洞庭湖,
笙歌的声音只会在繁花似锦的白天中喧闹,
谁又能在这寂静的夜里,敲打冰面,划破水面的小船呢?
为了寻找潇湘的幽静之地,
夜深人静,我在月光下倾听泉水的鸣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潇湘”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代指美丽的水乡和隐逸的生活,反映了人们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作者介绍
殷尧藩,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少有传世之作,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社会经济繁荣,士人追求诗意生活。诗人借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夜过洞庭》通过描绘夜晚的洞庭湖,展现了诗人对喧嚣尘世的反思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笙歌只解闹花天”描绘了白天的热闹与欢愉,设定了对比的基调,暗示在这种喧嚣的背后,夜晚的沉寂才是诗人所追求的真实。接下来的“谁是敲冰掉小船”则增添了一丝孤独感,诗人似乎在问,谁能在这夜色中划破寂静,寻找那份宁静的乐趣。
“为觅潇湘幽隐处”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潇湘作为理想之地,象征着清幽和安宁。而“夜深载月听鸣泉”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静谧的场景,月光洒下,泉水潺潺,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整首诗在意境上融合了夜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展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喧嚣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笙歌只解闹花天”的意思是什么?
A. 只有白天才有音乐和欢笑
B. 夜晚也有音乐和欢笑
C. 诗人厌烦白天的喧闹
“夜深载月听鸣泉”中“载月”是什么意思?
A. 乘着月亮
B. 载着光明
C. 被月亮照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都是描写自然的诗,但殷尧藩更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而王维则融合了更多的哲理思考。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夜过洞庭》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