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过洞庭

《夜过洞庭》

时间: 2025-05-02 14:27:58

诗句

笙歌只解闹花天,谁是敲冰掉小船。

为觅潇湘幽隐处,夜深载月听鸣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7:58

原文展示

夜过洞庭
作者: 殷尧藩 〔唐代〕

笙歌只解闹花天,
谁是敲冰掉小船。
为觅潇湘幽隐处,
夜深载月听鸣泉。

白话文翻译

夜晚经过洞庭湖,
笙歌的声音只会在繁花似锦的白天中喧闹,
谁又能在这寂静的夜里,敲打冰面,划破水面的小船呢?
为了寻找潇湘的幽静之地,
夜深人静,我在月光下倾听泉水的鸣响。

注释

字词注释

  1. 笙歌:笙和歌声,指乐声和歌唱。
  2. 只解:只会。
  3. 闹:喧闹、热闹。
  4. 敲冰:敲打冰面。
  5. 掉:掉落。
  6. 小船:小船只。
  7. 潇湘:指湘江,常用来代指湘楚地区,意象为幽静的水乡。
  8. 载月:载着月光。
  9. 听鸣泉:聆听泉水的声响。

典故解析
“潇湘”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代指美丽的水乡和隐逸的生活,反映了人们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殷尧藩,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少有传世之作,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社会经济繁荣,士人追求诗意生活。诗人借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夜过洞庭》通过描绘夜晚的洞庭湖,展现了诗人对喧嚣尘世的反思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笙歌只解闹花天”描绘了白天的热闹与欢愉,设定了对比的基调,暗示在这种喧嚣的背后,夜晚的沉寂才是诗人所追求的真实。接下来的“谁是敲冰掉小船”则增添了一丝孤独感,诗人似乎在问,谁能在这夜色中划破寂静,寻找那份宁静的乐趣。

“为觅潇湘幽隐处”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潇湘作为理想之地,象征着清幽和安宁。而“夜深载月听鸣泉”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静谧的场景,月光洒下,泉水潺潺,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整首诗在意境上融合了夜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展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笙歌只解闹花天:白天的欢乐与喧闹,表明夏日的热闹氛围。
  2. 谁是敲冰掉小船:在这寂静的夜晚,谁在冰面上敲打,打破了夜的宁静。
  3. 为觅潇湘幽隐处:诗人追求的是潇湘的宁静。
  4. 夜深载月听鸣泉:夜晚静谧,月光下听泉水流淌,营造安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使用了对仗手法,如“笙歌”与“鸣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夜”与“潇湘”相结合,突显了理想中的宁静环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喧嚣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笙歌:象征快乐与喧闹。
  2. :象征冷静与孤独。
  3. 潇湘:象征理想的隐逸之地。
  4. 鸣泉:象征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笙歌只解闹花天”的意思是什么?
    A. 只有白天才有音乐和欢笑
    B. 夜晚也有音乐和欢笑
    C. 诗人厌烦白天的喧闹

  2. “夜深载月听鸣泉”中“载月”是什么意思?
    A. 乘着月亮
    B. 载着光明
    C. 被月亮照亮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都是描写自然的诗,但殷尧藩更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而王维则融合了更多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传记》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夜过洞庭》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黄河 水调歌头 过大散关 水调歌头 天问 水调歌头·明月隔千里 水调歌头三首 其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壬午生日,用香宋韵 水调歌头·之子问行役 水调歌头 和邓华溪除夕词 水调歌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考课令 户告人晓 犬字旁的字 包含蝮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徽的词语有哪些 韬光养晦 黄口孺子 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丛书 百年不遇 山字旁的字 务农息民 血字旁的字 缀虑 司帐 阴冈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