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18
李节度平虏诗
作者: 殷尧藩 〔唐代〕
百万王师下日边,将军雄略可图全。
元勋未论封茅异,捷势应知破竹然。
燕警无烽清朔漠,秦文有宝进蓝田。
太平从此销兵甲,记取红羊换劫年。
全诗翻译:
百万大军降临边疆,将军的雄才伟略可以全盘图谋。
元勋的功绩尚未论及封赏,捷报的形势应当如破竹般顺利。
燕地的警报无烟无火,清冷的北方一片寂静;
秦地的文书有珍宝,进献于蓝田。
从今往后太平盛世将消弭兵器,记得换得红羊以解劫难的年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殷尧藩,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其作品大多描绘社会景象与战争题材,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边境战争时期,作者借用将军的英勇与大军的强盛,表达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渴望。
这首《平虏诗》通过描绘边疆的军情与将军的雄略,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全与和平的深切关注。开篇的“百万王师”,以壮阔的视觉冲击力引入,表现了国家的强大和将领的威武。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元勋们的功绩尚未得到应有的封赏,反映出对历史功臣的尊重与期望。
诗中“捷势应知破竹然”运用了比喻,将胜利的趋势与破竹相提并论,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期待。燕地与秦地的描绘,进一步营造了一个安宁的社会背景,暗示和平的珍贵。最后两句则以“太平”收尾,表达了对未来太平盛世的向往,希望能够消弭兵甲,迎来安宁的日子。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战斗的热情,也有对和平的渴望,体现了殷尧藩作为一位唐代诗人的深厚情感与历史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平盛世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百万王师”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捷势应知破竹然”意味着:
“记取红羊换劫年”中的“红羊”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