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28
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
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
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
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
无论哪里,花儿都显得美丽,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容颜逐渐衰老。眼前满是红色的樱花,而我却已白发苍苍。倚靠在树下,默默无言已久,想要攀上枝条,却又迟迟不肯动身。面对春风,不禁叹息,思绪如雪般轻盈,又如丝般细腻。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樱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短暂的美丽与青春。诗中对比了盛开的樱花与渐渐衰老的自己,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作品流传甚广,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反省时期。樱花的盛开与个人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樱桃花下叹白发》以樱花为媒介,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诗中“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花虽美丽,岁月却无情,衰老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命运。樱花在春天盛开,象征着青春与美好,而白发则是岁月的标志,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惋惜。
诗人在树下静静倚靠,内心的无言与孤独令人感同身受。那种“攀条欲放迟”的犹豫,似乎不仅是对樱花的留恋,更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惆怅。临风而叹,似乎在呼唤着那早已逝去的时光,感叹如雪般轻盈的记忆与如丝般细腻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透出一种对生命、青春的深切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呈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逐处花皆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白发半头时”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樱花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樱桃花下叹白发》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但白居易侧重于对衰老的无奈,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有所不同,白居易用樱花象征青春,而李白则用月光暗示孤独与旷达。